巡抚侍郎周公九载考绩序

1218 巡抚侍郎周公九载考绩序

(原文)国家赋税,莫重于东南诸郡。而姑苏、松江、毗陵,往年天下有司催科失时,征收无法,是致逋负者众,民不聊生。朝廷知其然,于北四布政司,及浙江江西湖广三布政司,与南北直隶各设巡抚侍郎一员,授以敕书,俾得以专其事,凡赋税科征,词讼是非,属官贤否,皆属之综理,举剌军民利病,风俗淳漓,亦得核实以闻,所在匪轻。行在工部侍郎周公恂如得南直诸郡,若应天、苏松、常镇、宣徽、太平、池阳、安庆、广德咸属焉。

公世为文江仕族,由名进士历今官,夙著冰蘖之誉,逮膺是命,恪体朝廷委寄之意,往来巡抚,罔或少息,而数数于苏、松、毗陵三郡者,img以其赋税之重、词讼之繁也。凡遇征收必度岁之丰俭,为之区画,而民不扰。词讼之来,轻则立决,重则究问,属官贤否,黜陟甚公,img军民利病,兴除唯允,至若兴学校、举贤才,与有关风化者,靡不为之。朝廷知公练达政务,而富才识,若有司经年。img疑狱与卫所、img屯种子粒、浙江修造海船、各场盐法,咸属理断提督,靡不究心焉。每有论奏,皆切乎时宜,使车攸经,img下人敬之犹神明,爱之犹父母,东南郡邑何其幸欤。img

若公者岂非得巡抚之道,克副上之所托乎。img近各布政司巡抚官罢设,img8而独留巡抚河南山西与公者,盖所临地方庶务之殷也。今年秋,秩盈九载,例当考绩,img镇江知府郭济、同知陈谔等征文为赠。予惟公鸿名骏烈,img当有太史大书特书,予言奚足为轻重哉,然予素重公为人,有不可辞者,遂书此为赠。

注释:①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山上有姑苏台,相传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此处指苏州,因境有姑苏山,故名。松江,县名,今属江苏省上海市。②逋(bū粤音煲)负——逃避负担。③湖广——湖南湖北的合称。④直隶——明太祖(朱元璋)置北平布政司,明成祖迁都,将北平改为北直隶,南京为南直隶。⑤风俗淳漓——淳,指朴素,有古时遗风;漓,指人心奸诈,尔虞我诈。⑥行在——帝王离京住处,此文指南京。⑦应天——府名,朱元璋建立明皇朝定都于此。明正统六年,改名南京,苏松,苏州与松江的合称。常镇,常熟、镇江的合称。宣徽,安徽的宣州与徽州的合称。太平,府名,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即如今的当涂县。池阳,安徽县名,在池水(河流名)之北岸,故名。安庆,府名,在安徽;广德,州名,在安徽。⑧文江——江西省赣江的别名。⑨名进士——见1215篇注③。⑩冰蘖——见1208篇注imgimg数数(朔shuò)——犹如说频频,不断,多次。img黜(畜xù粤音茁)——罢免;陟(质zhì),晋升。img有司经年——在有关部门做了多年。(img疑狱——难以判断的案件;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军制。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img使车攸经——按察使乘坐的车子。按察使到地方巡视考察民情,有专车出入。攸经,所经过。img欤(余yú)——用在句末,此处表示感叹的意思。img克副上——能符合皇上。img罢设——撤消。img考绩——任期满,上朝接受政绩考核,以定升降去留。img予惟——我想。公,指巡抚侍郎周公;鸿名骏烈,盛名伟业。

(译文)国家赋税,没有重于东南几个郡的。而苏州、松江、毗陵,往年天下有关机关催征赋税错过时机,无法征收,因此导致逃税的人多,民不聊生。朝廷知道这个原因,于是在北方四个布政司,以及浙江、江西、湖广三个布政司,和南京北京直隶各设立巡抚侍郎一员,授予皇帝的敕书,让他们得以专职管理这个事情,凡赋税征收,审案是非,属官贤否,都属于他们的综合管理范围,实名检举军民的好坏,风俗的淳厚与败坏,亦可以据实上奏,这个职务不轻松。南京工部侍郎周恂如分管南京属下几个郡,如应天、苏松、常镇、宣徽、太平、池阳、安庆、广德都属他管理的范围。

周公世代是江西赣江的官宦人家,由名进士出身做到如今的官职,向来有不怕艰苦的美誉,及至担任这个职位,深刻体会到朝廷委任的意思,往来巡抚,乐此不疲,而频繁地往返于姑苏、松江、毗陵三郡,是因为那里赋税的重要、词讼的繁重呀。凡是遇到征收的时候,必然考虑到这一年的丰收或歉收,就为他们谋划,而不扰民。案件来时,轻微的就立时决断,重大的就研究审问,下属官吏贤与否,升降很公允,军民的拥护还是反对,实行或废除只讲公允,至于兴办学校、举荐贤才,和有关风化的事,没有不去处理的。

朝廷知道周公练达政务,而富有才能见识,就像在职多年。难以判决的案件和卫所、屯积种子、浙江修造海船、各场盐法,凡是他管理提督,无不尽心。每有议论上奏,都切合当时的实际,使臣的车所过,下面的人尊敬他如神明,爱他如同父母,东南几个郡县的人真是幸运啊。

好像周公这样的人岂非得到巡抚的奥妙,能够符合皇上的所托付吗。近来各布政司巡抚官撤销设置,而独留巡抚河南山西和周公的职务,那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事务的繁重呀。今年秋,周公任满九年,按例应当考察政绩,镇江知府郭济、同知陈谔等人请我作序赠送。我想周公盛名伟业,当有太史大书特书,我的语言不足为重,但我向来敬重周公的为人,义不容辞,于是写了这篇序文作为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