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幼勤墓表

1491 李君幼勤墓表

(原文)李君幼勤既殁有年,其孙端持膠州州判致仕陈良弼所为行实来谒,泣而拜曰:“惟我祖父捐馆,端先人年才七岁,后十三年,祖母封孺人亦终,俱权殡浅土,未及奉襄事,而先人继殁,痛苦不可言。端卜于正统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祖父与祖母柩,合窆咸山圆冈山之原巽向,而墓石未有刻辞,罔以昭潜发幽。倘矜而赐之言,则祖父有知,将不悼其堙郁于九泉下也。”

按状,君字无逸,先世南雄人,宋南渡,八世祖某,为恭城尉,始定居东莞之乌沙,宗支番衍,为邑巨族。宋季讳佳者,觐幼主于崖山,遂有潮阳郡博之命,img元广州路钞库大使泰来,君曾大父也,惠阳郡博廷珍大父也,父兼善潜德弗耀,img母邵氏,有淑德。君早孤,与兄幼谦鞠于母氏,既长,嗜学不倦,颖敏过人。洪武初,以俊秀选郡庠弟子员,img学业加进,文藻日新,喜临晋帖,为唐人诗,皆得笔法与作者意,缙绅君子咸以远大期之。img

后以母老力乞归养,奉亲事兄孝友甚笃,人无闲然,母殁哀毁逾制,葬祭适宜,人多其知礼,img处姻族以义,交朋友以信,教子女有法,驭童仆有恩。款待亲宾未尝有怠意,乡邑耆彦咸折辈行与之游,其见重于人类此。

因赴广,舟抵猎德,img遇寇溺水而殁,实洪武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夜也,img故元至正壬寅十二月二十六日生,img距终之日得年才四十有一,讣闻人皆嗟悼之。配封氏,邑人靖卿之女,性贞静,自君殁后,抚育子女,综理家务,动以礼法,闺门肃然。生洪武二年已酉十一月初一日,img终永乐六年二月十七日,img得年四十,丈夫子一,曰行恕,女三:蔡文、梁明辅、郑子秀,皆婿也,孙男二:长端,即速文者,img次正早世,img孙女二。

於戏。img君早游郡庠,已烨然有声,使不归养,俊造之列可预,img而竟止于此,惜哉。予重端之请,遂书此表于墓,复系以铭,铭曰:

咸西之族,肇基乌沙。代有闻人,乡邑增华。

君质秀朗,犹玉无瑕。学积于躬,行仪于家。img

德既允修,img寿奚弗遐。圆冈之原,宅兆孔嘉。

乐石有铭,君之墓耶。

注释:①捐馆——抛弃房舍,死亡的代词。②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③正统八年——1443年。④合窆(贬biǎn)——合葬。⑤昭潜发幽——将去世的人生前的美德公示给世人知道。⑥悼其堙(因yīn)郁——悲痛他深埋。⑦宋南渡——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元年(1127)南渡长江定都临安(杭州)。⑧恭城尉——恭城,广西县名,明清属平乐府。尉,在县中掌兵事。⑨乌沙——东莞长安镇地名。⑩觐幼主于崖山——朝拜南宋的帝王赵禺在广东新会崖山。幼主指南宋最末一个帝王赵禺(1278-1279)。崖山,在广东省新会南大海中,与汤瓶咀对峙如门。是南宋抗元兵的最后据点。img郡博——府学学官,就是郡儒学的博士(教官)。img潜德弗耀——指有道德无功名。img俊秀——明朝早期将平民的资质划分为郎、官、秀三等。俊秀即秀,才智出众的意思。img缙绅——详685篇注③。人多其知礼——多,称赞。img舟抵猎德——船到了猎德(地名,现属广州天河区)。img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死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意味着洪武年到此为止)。其后是朱元璋的太皇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靖难”大军攻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上皇位。文中三十五即建文四年。这是历史学笔下的事,陈琏为尊者讳故称洪武三十五年(1402)。故元至正壬寅——至元二十二年(1362)img洪武二年己酉——1369年。img永乐六年——1408年。img速文——请求作文。img早世——即早逝,幼年夭折。img於戏——於同“鸣”,戏同“呼”,呜呼,感叹声。img俊造之列可预——高官之位可期。img行(杏xìng)仪于家——道德可作为家族的楷模。仪,表率。img德既允修——道德这样高尚。允修,实在高。

(译文)李幼勤逝世多年了,他的孙子李端拿着胶州州判退休的陈良弼代写的履历,前来拜见我哭道:“我祖父去世,我李端的父亲当时才七岁,过后十三年祖母封孺人亦离世,都暂且埋在浅土,来不及办妥丧事,而先人相继而去,痛苦难言。李端选定于正统八年(1443)十二月二十三日将祖父与祖母灵柩合葬在咸山圆冈山的高地巽向,而墓碑未有刻辞,不能将先人不为人知的美德展示出来。倘若怜而赐给文章,则祖父有知,将不致抱恨九泉之下呀。”

按照履历,李君字无逸,祖先是南雄人,南宋初年,八世祖某,作恭城尉开始定居东莞的乌沙,宗族支派发展,成为县里的大族。宋朝末年名叫李佳的人,在崖山拜见幼主(卫王),于是有给他潮阳郡学校博士的任命。元朝广州路钞库大使李泰来,是李幼勤的曾祖父呀,惠阳府学博士李廷珍是他祖父呀,父亲李兼善有道德没官运,母邵氏,有贤淑的德行。李幼勤早失去父亲,与兄李幼谦靠母亲抚养。长大了,爱好学习,不知疲倦,聪慧过人。洪武初年,以才智杰出被选拔为郡学府的学生,学业更加进步,文彩日益亮丽,欢喜临摹晋帖、作唐代的诗歌,都得到字帖的笔法和作者的意境,缙绅君子们都以前程远大期望于他。

后来以母亲年老乞求归去赡养。侍奉母亲服事兄长用情至深,母亲死后悲伤过度而毁损身体,丧葬祭祀都适宜,人们赞扬他知礼。以善心对待家族成员,以诚信交往朋友,教育子女有方法,管理家童仆人有恩情,款待亲戚宾客未尝有懈怠的意思,乡县年高望重的人都降低辈分与他来往,他受人尊重类似如此。

因到广州抵达猎德涌的时候,遇到贼寇落水而死,实洪武三十五年(1402)三月二十三日夜也。前元朝至正壬寅(136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生,距死之日得年才四十一岁。听闻讣告人们都悲叹悼念他。原配妻子封氏,东莞人封靖卿的女儿,人品端庄娴静,自李君死后,抚育子女,管理家务,以礼法来行动,生于洪武二年(1369)己酉十一月初一日,死于永乐六年(1408)二月十七日,得年四十岁,长大成人的儿子一个,叫李行恕,女儿三人:蔡文、梁明辅、郑子秀,都是女婿呀,男孙二个:长孙李端,即请求作铭文的人,次者李正早逝,孙女二个。

唉,李君很早进入府学读书,已经很有声誉,假使不回去赡养母亲,高官之位可期,而竟然止于这里,可惜啊。我尊重李端的请求,于是书写此文宣示在墓碑,又加上铭文,铭说:

东莞咸西这一族,开始立村在乌沙。历朝历代有名人,城乡因此增光华。

李君才智早超群,就如白璧了无瑕。满腹经纶众称颂,为人师表起于家。

既然道德恁高尚,为何寿数却偏差?圆冈之原风水好,坟墓坚固亦堪夸。

碑石有铭颂君德,君之墓也伴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