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御史考绩序

1200 送张御史考绩序

(原文)御史之设,以为传命记事之官者,周与战国也。以平章奏报而兼察核之任者,秦汉也。分为四司专劾百官之过者,东都魏晋以来也。唐、宋、与国朝则任弹劾、理狱讼,观民风而兼言事,秩虽七品,极为清要,是以冠豸仪,缙绅整肃,衔命出使,山岳动摇。非富学术政体、而守廉介者,曷足以膺是任哉。

四明慈溪张君式之,宣德四年由名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介然特立,img以振扬风纪为任。img复能上体皇上钦恤之意,用心平恕,img用法不苛,宪度修明,img狱无冤滞。政务稍暇,辄以经史自娱,作为歌诗,img其音淳雅,有唐人思致,其文亦明畅典则。不惟以政事闻,复以学术显,其视古之御史岂多让哉。今年夏,三载盈秩,img将报政于朝,img兵部职方司郎中秦岳,与其有同门之好,征文为赠。

予闻世恒言:士之富于学术者,或政事之未足;优于政事者,或学术之未备。故天下士多偏胜独得,矧历代御史所职尤重,img求其兼全二者盖不多得。式之于二者乃能兼而有之,可不谓尤难矣乎。挟是以往,行见天官奏最,祗沐宠荣,img若膺不次之擢,img必能宣朝廷仁厚之意于天下四方,岂但衣绣冠豸、驰声一道而已。唐陆宣公有曰:“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是在式之有以勉之也。img予与式之笃斯文之好,且有秦君之请,故乐书此为赠。

注释:①平章——商量处理。②东都魏晋——指东汉(首都在洛阳),三国之魏、晋。③清要——工作轻松,地位重要。④冠豸(至zhì)——戴獬(音蟹)豸帽,御史特有的帽。⑤ 缙绅——见685篇注③。⑥山岳动摇——极言其权力之大。⑦廉介——清廉,非份之物不取。⑧曷(何hé粤音喝)——何,岂。⑨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余姚、上虞诸县境。相传群峰之间,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因称四明山。⑩江西道监察御史——即佥都御史,都察院派驻地方行省的最高法官。img介然特立——司法独立,不受布政司领导,直接听命于都察院及帝王。img风纪——法度与纲纪。img平恕——公正宽大。img宪度——法制。img歌诗——指宋词,又叫长短句。img盈秩——为官任期满。img报政——即考绩。任期满上京接受政绩考核,以定升降去留。img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img祗氏(支zhī)沐宠荣——祗,敬;沐,受;宠荣,皇恩;译为:敬受皇恩。img若膺——如获;不次之擢,不依次序的提拔,即越级晋升。img是在式之有以勉之也——这就是张式之努力的地方了。

(译文)御史的设置,以传递命令和记录事件这种官职的是周朝与战国时代的情形。以平章奏报而兼考核任务的,是秦汉时的情形。分为四个司,专门弹劾百官的过错,洛阳作为都城的东汉魏晋以来的情形。唐、宋、国朝则担任弹劾、管理牢狱、诉讼,观察民间风俗而兼议论政事,官位虽是七品,职务却极为清要。因此戴上獬豸冠,朝上百官鸦雀无声;奉命出使,山岳为之震动。若非学识丰富懂得施政、而操守廉洁的人,又怎能担任这个职务呢。

四明山慈溪县的张式之,宣德四年(1429)由名进士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司法独立,以振扬风纪为己任。又能够体会皇上体恤民间的意思,用心公平宽恕,执法不苛刻,法制简明,牢狱没有积案。政务稍为清闲,经常在经史中寻找乐趣,作为诗人,他的音调淳雅,有唐朝人的韵味;他的文章亦通畅而典雅,不但以政事来扬名,又能够以学术来露脸,看他与古时候的御史相比不遑多让啊。任满将报告政绩于朝廷,兵部职方司郎中秦岳,与他是同窗好友,请我作文章作为赠送。

我听世人常说:有学问的人,或者执政经验不足;所以天下士人多数是偏科独得,况且历代御史责任重大,要求他们两者兼得是不可多得的。张式之于两者就兼而有之,可以说是尤其难得的呀。以此政治、文章兼备之才奔走官场,即将见到吏部奏为最优,只等着敬受皇恩,如获得破格晋升。定会宣示朝廷仁厚的旨意于天下四方,岂但是穿着绣衣戴着豸冠驰载声誉于江西一道而已呢。唐朝陆宣公说:“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这就是张式之努力的地方了。我与张式之惺惺相惜,而且有秦岳的请求,所以乐于写此序文作为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