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处士祝仲山墓志铭

1447 故处士祝仲山墓志铭

(原文)处士讳镇,字仲山,姓祝氏,世为番易德兴暧水人。系出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约之后,约子行达,自三衢迁暧水,仕南唐,累官殿中侍御史,至宋讳潜者,为节制司议事官,曾大父杞,以隐操自高,大父梦炎,元乐平州判,父讳丕文,字孟献,仕国朝为太仆寺少卿,善于马政,有声朝著,学行之高,为时推重,母某氏,继母某氏。

处士性孝友而聪敏嗜学,博览经籍,尤工于诗,与弟仲韶才名相埒,兄弟常来滁阳省少卿公,侍养甚谨,人多其孝,翰林诸公恒有诗文以著厥美。后仲韶与公相继沦逝,处士独综家政,井井有条理,训饬子侄以礼义,任恤为先,骄奢浮靡为戒,闺门雍睦,人无闲言。乡里有忿争不平者诣之,得其一言,无有不服。家饶于资,而施予弗吝,乡邻德之。虽暮年手不释卷,日以吟咏自娱,或与亲友王槱辈倡和,多至数百篇,有《梦草堂》诗集藏于家,及予仕于南京,累承所寄诗,清新典雅,有唐人风。

正统四年己未十二月二十日,无疾而逝,距所生甲辰四月初二,寿七十有六,配李氏,继王氏,子男二:长滂,李出,次澍,王出,女二:胡某、孙宗儒,皆婿也,孙男三:曰棠、曰隶、曰楖,曾孙男□人。卜葬于邑之柘坑之原,img礼也。

滂痛惟处士未有发其幽潜者,以予与其祖、与其父素厚,乃具世次行实,不远数百里,遣子棠来乞铭,予惟祝氏自银青公以来,代有显者,而少卿公德政既优,阴骘亦厚,img宜其子孙多贤,克承其家,有若处士尤卓然者乎,是宜铭曰:

维祝之泽,img始于银青。其源既浚,子孙绳绳。img

吁嗟处士,img学行足称。既膺福祉,复享寿龄。

柘坑之原,有新其茔。风气攸聚,用妥厥灵。

庆流绵绵,后人是承。我爰铭之,以永厥声。

注释:①番易——版本有误,当是“番昜”(阳yáng),即鄱阳,现写作“波阳”。德兴,江西县名,唐为乐平县,五代改为德兴县。②银青光禄大夫——银青指银印青绶(系官印的丝带),对金印紫绶而言。每年二千石以上,三品官,位于金紫光禄大夫之下,众卿之上。③三——浙江衢州有三衢山,故名,即今浙江县。④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⑤节制司——军事制度是南宋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南宋在继承北宋旧制的同时,因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军事制度从各方面均作出了调整,因而和北宋相比,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特征。设置节制司,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筹。⑥乐平州判——乐平属江西饶州府。州判,为州官副职。⑦祝太仆——与陈琏交情极深见672篇、1082篇。太仆,又称太仆寺,官署名,掌舆马与放牧,有卿与少卿。太仆寺卿为九卿之一。⑧相埒(列liè粤音劣)——相等。⑨槱(友yǒu)——此处用于人名。⑩甲辰——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⑩柘(蔗zhè),此处用于地名。img阴骘(质zhì)——阴德。img维——古文发语词,无义。img绳绳——众多的样子。img处士——隐居不做官的人,此处指祝仲山,陈琏经常与他诗词酬唱,见691篇。

(译文)祝处士名叫镇,字仲山,世代是鄱阳府德兴县暧水人。系出自唐朝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祝约的后人,祝约的儿子祝行达,从浙江衢县迁徙至暧水,在南唐做官,最大做到殿中侍御史。到宋朝名叫祝潜的人,是节制司的议事官。曾祖父祝杞,以恬退的操守自重,祖父祝梦炎,元朝时乐平州的州判。父亲名叫祝丕文,字孟献,在国朝出仕为太仆寺少卿,善于马政,在朝中高官中很有威望,学问德行之高,为当时推崇。母亲某氏,继母某氏。

处士为人孝顺友爱,而聪明好学,博览经籍,尤其精于诗句,与弟弟祝仲韶才名相等,兄弟两人经常来滁阳看望少卿公,服侍很周到,人们赞他们孝义,翰林诸公经常有诗文称扬这种美德。后来祝仲韶与少卿公相继去世,处士独自总领家政,井井有条,以礼义教训戒勉子侄,把关爱他人放在首位,骄奢淫逸作为戒律,闺门和睦,人无闲言。乡里有争执不平的人找到他,得到他的一句话,没有不服的。家里富厚,而施舍给人不会吝啬,乡邻都感激他。虽是暮年仍然手不释卷,每日以吟诵诗篇自得其乐,或与亲友王槱等人唱和,多到数百篇,有《梦草堂》诗集藏在家里,到我做官在南京,屡次承蒙所寄的诗篇,清新典雅,有唐人的韵味。

正统四年(1439)己未十二月二十日,无病而死,距他生辰甲辰(1364)年四月初二,寿龄七十六岁,原配李氏,继室王氏,儿子两个:长子祝滂,次子祝澍,女儿两人,胡某、孙宗儒是女婿呀,男孙三人:叫祝棠、叫祝棣、叫祝楖,曾男孙□人。卜葬在县里的柘坑的高地上,这是礼制。

祝滂痛惜处士不为人知的阴德未能公开于世,于是准备世系履历,不远数百里,派遣儿子祝棠前来请求铭文,我知道祝氏自银青公以来,每代都有显耀的人,而少卿公德政既优秀,阴德亦深厚,该他的子孙多贤,都能够继承他的家业,有如处士尤其卓越的人啊。是适宜铭,铭说:

祝门福泽,始于银青。源头已深,子孙繁荣。

感叹处士,品学扬名。既享清福,又得高龄。

柘坑原上,其墓新成。风水极佳,以安君灵。

庆流壮阔,世代相承。我来作铭,万世留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