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康翟知府之任序①

1194 送南康翟知府之任序

(原文)皇上嗣登大宝,宵旰图治,急于求贤,今年秋七月,敕廷臣各举中外官,堪为知府知州者,凡二十有七人,皆极一时之选。予友翟君溥福得江西南康府知府,缙绅君子咸以为得人贺,便道南京造予言别,握手道故旧,欢逾平生。刑部司务罗宗润等征文为序。

予闻南康旧为豫章、九江二郡,至宋始升为南康军,割豫章之建昌、饶之都昌隶焉。今为大郡,领县三治。星子地据湖山之胜,唐白乐天记草堂谓庐山奇秀甲天下,信矣。宋熙宁、淳熙间,濂溪、考亭二先生相继知军事,政绩之美,卓然可考。后遭元季兵燹,居民荡拆,境上萧条,视他郡为甚。

逮入国朝,生聚虽蕃,词讼简少,俗益淳美,而无急呼疾索之政。洪武初,金华王公子充以文学之士同知郡事,img深有志于古,治未及,终考而去,img士民至今能道之。观公《六老堂记》,img可知兹当重熙累洽之晨,img而君以练达之才,继前贤为治,德化之盛,盖将有以被乎郡邑之民,岂昔贤之得专美于前哉。

君永乐甲申进士,历青阳、新淦知县,img升行在刑部员外郎,img所至政绩甚茂,冰蘖之操益坚,img兹行克副上之托,无负廷荐之公必矣。矧今治郡有声绩者,img8或入佐六卿,img或陟方面,img以君才美,岂久淹一郡哉。予素相知者,因书此以致期望之意。

注释:①南康府——元至正21年(1361年)年,明军西征进入江西,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改为南康府,府治星子(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城),辖星子、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二县和建昌州(今江西省永修县),隶江西布政司。②宵旰(音干部的干gàn)——宵衣旰食的缩语,半夜起床穿衣,很晚才吃饭。古时赞颂帝王勤政的套话 ③缙绅——见685篇注③。咸,都,皆。④便道——顺路⑤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隶属于九江市,为昌、九、景金三角中心地带。该县历史渊源久远,自古以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⑥星子——是南康军的治所的县分,风光特佳。 ⑦濂溪——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自号濂溪,原名敦实,因避英宗讳,改名敦颐、谥元,人称元公,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考亭——书院名是南宋时全国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朱熹在此创立了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知军事,知,掌一行政区的政令军,宋代行政区域名,与州、府监隶属于路事,事务。⑧元季——元朝末年。兵燹 (冼xiǎn),战火。此处指战乱。⑨荡拆——流失。⑩生聚——发展聚集。img金华——浙江县名,同知郡事,由中央派文职官员作为州郡太守的副手,协助其处理政务。img终考——任期满,上京接受政绩考核。img观公——公指王子充。《六老堂记》——王袆,字子充。著六老堂记。六老堂,位于南康府署西院。朱熹任知军时,名为武观堂。嘉定年间的知州赵师夏取庐山五老峰的五老,再加他自己一老,改名为六老堂,欲使自己与五老峰齐名而永存。王袆最为讨厌自我标榜者,因此在六老堂重建竣工,撰文为记时,将赵某入一笔勾销。而将六老堂的“六老”,用五老峰配朱文公朱熹。朱熹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巨子,也为南康历代名宦之最,名实相当,人心大悦。img重熙累洽——熙洽,时世清明和乐;重、累是加倍的意思。即更加;串译为更为太平和乐。img青阳——县名,在安徽池州府,其地在青山之阳,故名。新淦,江西省县名,因境内有淦水而得名。img行在——帝王离京的住处,此处指南京。img冰蘖——冰,比喻寒;蘖(柏bò),比喻苦。蘖,即黄蘖,乔木,高数丈,皮外白内黄,可作染料,皮与根入药,味苦。冰蘖,比喻生活艰苦。img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img六卿——六部尚书。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img陟——晋升。方面,指行省。

(译文)皇上继登帝位,日夜忧劳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急于求贤,今年秋天七月,敕令朝廷大臣举荐朝中朝外的官员,可以作为知府知州的人选,共有二十七人,都是最优秀的人选。我的朋友翟溥福得到提拔为江西南康知府,士大夫们都为朝廷选中了人祝贺。翟溥福顺路到南京拜访向我告别,握手诉说过去的事、欢乐超过生平。刑部司务罗宗润等人为此向我征文作为序言。

我知道南康旧时包括豫章、九江两个郡,到宋朝开始升为南康军州,割出豫章的建昌县,饶州的都昌县隶属于南康。如今成为大郡,领三个县(星子、都昌、建昌)的治理。星子县地处湖山的胜景,唐朝的白居易记载草堂说庐山奇秀甲于天下,我相信呀。在熙宁(1068-1077)淳熙(1174-1189)年间,周敦颐、朱熹两公相继主管南康军的政令,政绩的美好,卓越可以考察。后果遭受元朝末年的战乱,居民流失,境况萧条,看来比其它的郡县更为严重。

进入国朝之后,虽然聚居发展兴旺,诉讼减少,风俗更加淳美,而无紧急呼催交赋税的苛政。洪武初年,金华县的王子充以文学人士的身份担任南康府的同知,很有古代循良官吏的治理构想,但未来得及施行政令,就因任期满,上京接受政绩考核而离任去了,士民至今还能够讲述他的事迹。观看王子充的《六老堂记》,可以知道现在是和谐盛世之时,而以翟君练达的才能,继承前代贤人的治理方法,道德教化的兴盛,即将造福郡县的人民,岂是前代贤人能够专美于前呢。

你是永乐甲申(1404)年进士,历任青阳、新淦知县,现在升为南京刑部员外郎,所到的地方政绩突出,艰苦卓绝的操守更加坚定,这次行程能够符合上面的寄托,没有辜负朝廷里推荐的大人是必然的了。况且如今治理郡县的佼佼者,或入朝辅助六部尚书,或升作封疆大吏,以你的才能俊美,岂会长久地滞留在一个郡里呢。我是向来相知你的为人,因此写下这篇序文以致期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