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时苗留犊图》
(原文)时苗留犊事,①后世有以诡激之事讥之者,②有以矫世之病而与之者,③众议纷然,靡有所定。逮元有以其事闻于世祖,④世祖曰:彼在官得子亦肯留否?⑤斯言一出,苗之心、众之议,始判然矣。
寿春守武昌王君廷杰初宰宜山,⑥秩满将入觐,⑦或以留犊图赠之,后陟是任,论者谓斯图为之兆,或谓出处有定分,事之来会,有适与之同。
予则谓不然,廷杰才识过人,所至有声,爵禄之来,有不得而辞,奚待征诸物而后知耶。此图笔力精妙,虽非李龙眠真迹,⑧亦自可重也。
注释:①时苗留犊——东汉建安年间,寿春县令时苗,用黄牛驾车来到八公山下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上任后,清风惠政,深受百姓爱戴。卸任时,黄牛生一小牛,手下人劝他把小牛带走,他却说:“小牛是吃八公山的草、饮淮河的水长大的,我怎能占为己有呢?”于是,留下小牛犊欣然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过的巷子叫做“留犊祠巷”,小牛饮水的池塘称之为“留犊池”。为此,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由衷赞美道:“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牛第一声。”②诡激——不合常理。③矫世之病——纠正时弊;与之,称赞他。“与”通誉。④元世祖——元朝开国皇帝,公元1271-1294年在位。⑤彼在官得子亦肯留否——元世祖此言才真真正正的不合常理牛与人情势完全不同,不能等同来比。宜山县名,属广西。⑦秩满将入觐——古代官员三年一任,期满,要上京接受政绩考核,以决定升降去留。⑧李龙眠——(1049-1106),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常常和苏东坡、黄山谷等人在一起討論文藝。而苏、黄等对李龍眠的藝術是推崇备至的。相傳:有一天很多朋友們正在欣賞李龍眠的一幅新作“賢已圖”,这幅画里描寫一伙人在作“擲骰子”。
(译文)时苗留犊的事情,后世有以违背常理来讥讽他的,有以矫正时弊来称赞他,众人议论纷纷,没有定论。到元朝有人以这事告诉元世祖,世祖说:他在做官的地方生下儿子也肯留下来吗?此言一出,时苗的心、众人的议论,才一锤定音。
寿春太守、武昌的王廷杰,当年曾当广西宜山县令,在广西任期满将要入朝觐见,那时有人将《留犊图》赠送给他,后来升任寿春太守,谈论的人说这幅图是他升官的先兆,或说功名官位有一定的缘分,事情的来到,有刚好巧合。
我就说不是这样,王廷杰才识过人,所到之处有声誉,爵禄的到来,是势在必然,何须靠某些征兆而后知道的呢。这幅图笔力精妙,虽然不是李龙眠的真迹,亦自有可以注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