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送别图诗》序①

1216 《豫章送别图诗》序

(原文)皇上嗣登大宝之初,特选近臣镇守方面,而行在都察院佥都御史瀛海王公翱得江西焉。

江西为大藩,虽有都阃总率戎兵,有使垣承流宣化、有宪府激浊扬清,然必得朝廷近臣以致抚绥之道,然后可以坐镇雅俗。公自下车,令出如清风,惠行如甘雨,宪纲振举,一道肃清,善良蒙休,奸宄屏息,所属军民莫不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三司元僚,以及百司庶职,亦莫不取则焉。若公可谓无忝朝廷委寄之重矣。今年秋七月,召公回朝,前国子监祭酒胡公若思,于是命善绘者,作《章送别图》,各赋诗为饯,缙绅君子继而有作,img吏部尚书丰城黄公属予为之序。img

惟公蕴经济之才,奋由科第,及为台察,img尝奉命按属郡。img骢马攸经,img奸宄胆落,img视古所谓动摇山岳者无以异。一旦名彻宸聪img,蒙恩超擢佥都宪于内台,img为百僚之表率,读书至此能几人哉?及驻节江西,廉介自持,img抚绥有道,宜其得誉有大过人者,今复命于朝,辅弼盛治,尤当推其惠于一道者均之四海,所谓流芳竹帛者盖可待矣。img予言奚足为公轻重哉,然辱公之知,复有尚书公之请,遂书此为《豫章送别图》诗序云。

注释:①《豫章送别图》——陈琏写此文时为礼部侍郎,时为正统元年,当政是英宗朱祈镇。②王翔——是帝王身边大红人,帝王为重用他,先将他从身边调到江西做佥都御史,做出成绩后又调回京准备提拔他。前国子监祭酒请画家画了这幅《豫章送别图》,众官员纷纷写诗饯别,吏部尚书黄公请陈琏写这篇序。③都阃(捆kǔn)——都指挥使,一道之中掌兵权者。④使垣——布政使司,相于当于今天的省府。承流宣化,将中央政策往下传达贯彻。⑤宪府——按察使司,一道中的执法机构。江西道已有佥都御史,而皇上又派王公这个佥都御史来,显然让他下地方历练,看他能否担重任。王公果然不负皇上期望,做得很出色。激浊扬清,清除坏的,表扬好的。⑥下车——古代官员乘公车上任。下车表示到任。⑦善良蒙休——善良的人受益。⑧奸宄(鬼guǐ)——坏人;屏息,不敢吱声。意译为:坏人不敢放肆。⑨三司——指行省政、法、军三大机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⑩莫不取则焉——无不拿他作为榜样。焉,等于“以此”以此作为榜样。img缙绅——见685篇③。img属予——属同“嘱”,吩咐。予,我。img台察——原指御史台,明朝改称都察院,察,指提刑按察使,简称按察使,住定一省执法叫佥都御史。佥,众也,全国有十三、四个行省,故称众。都,一省之大都会。(img按属郡——巡行视察管辖下的州郡施政情况。img骢马攸经——骢马,青白色的马。汉朝桓典曾为御史,常乘骢马,执法如山。后骢马成为御史的象征。攸经,所经过。img胆落——极言气丧。img名彻宸聪——名声传到皇上耳朵里。img超擢——破格提拔。佥都宪,佥都御史;于内台,到都察院。都察院的第一把手为都御史,第二把手为副都御史,王翔很有可能是第二把手。img廉介——清廉,非分之物不取。自持,自律。img竹帛——古代无纸,以竹简细绢记事,后引申为史册。

(译文)皇上继位的初期,特别选派近臣去镇守地方,而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瀛海的王翱被派往江西。

江西是重要的州郡,虽有都指挥使统率兵马、有布政使贯彻朝廷法令、有按察使激浊扬清,但必须要得到朝廷派遣近臣来传达安抚亲和的政策,然后可以镇得住风雅之士和流俗之人。王公自到来之后发令如同清风,施行惠政如同甘雨,重大的措施得以实行,一省肃静,善良得到休养生息,坏人敛迹,所属军民无不敬他如神明,爱他如父母,三司的首长和僚属,以及各司的一般职员,无不取他作为榜样。如王公可以说是无愧于朝廷寄望的重要了。今年秋七月,朝廷召王公回朝,前国子监祭酒胡若思,命善于画画的人,绘画《豫章送别图》,各人赋诗作为饯行,士大夫君子们继而有诗作,吏部尚书丰城黄公嘱咐我为序。

王公有治国惠民之本领,他由科举出身,到进入都察院,曾奉命巡查所辖地方,骑马巡查所到之处,使得奸邪胆落,比起古代的所谓动摇山岳的人并无不同。一旦盛名抵达皇上的耳朵,蒙恩破格提升从佥都御史升为都察院大官,成为百僚的表率,读书能够达到这般的有几个人呢?到执法江西,洁身自律可敬,安抚百姓有法,该他声名鹊起,远超过人,如今回朝复命,协助天下大治,尤其应当将他恩惠于一省的做法,使之普及于天下,所谓流芳史册的名声是可以等待了。我的文章对王公来说并无分量,但有愧王公将我引为知己,又有尚书大人的请求,于是写下这篇《豫章送别图》诗的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