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史考绩诗》序

1199 《李御史考绩诗》序

(原文)福建道监察御史饶之浮梁李君遵安,秩满当考绩,其同寅御史万经训、李尚文,纠缙绅君子歌诗送之,征文为序。

予闻君之先曰享止者,仕宋为浮梁丞,因家焉,子孙日益蕃衍,为诗礼名宗。国朝洪武中,其先尊曰东阳丞调浙之奉化,俱有善政及民,君早岁侍亲宦游,以聪敏之资承家庭之教,又获从四方鸿儒硕士游,益充然有得,逮肄业邑庠,肆力经籍,含英咀华,文藻日新,才誉以起,人莫不以远大期之。果登永乐甲辰进士第,拜今官。以平恕之心而施诸政,复能摅献纳之忠,尽激扬之道,声名昭著闻于两京,可谓得风宪之体,img无负乎昔所学矣。

予尝读今少傅西昌杨公《李氏祠堂记》,谓其先德敦于躬、img及于人者,非一日之积,则李氏世德之厚可知,是宜君食其报于今日也。予叨长银台,img君不以予老且拙,间尝相过耳,img其议论往往出人意表,盖锐然有志于事功者也。他日所至,其可量哉。行见书最,img显擢可期,有以副同寅之望必矣。遂书此以弁佳什之首焉。img

注释:①饶之浮梁——饶,指饶州,府名,地约江西上饶地区。明初为鄱阳府,不久改为饶州府浮梁,江西县名,明清属饶州府。②秩满——为官任期满。考绩,上京接受政绩的考核,以定升降去留③缙绅——见于685篇注③。歌诗,指宋词,又叫长短句。宋朝期间,多有歌伎弹唱伴奏,故名歌诗。④先尊——称人家已逝世的父亲。东阳,在浙江,治所在长山县,即今金华县。奉化,县名,在浙江省,属宁波府。⑤宦游——出门做官在外行走。⑥肄业——读书;邑庠(祥xiáng),古代乡学,在县城,故称邑庠。⑦含英咀华——回味经典中的名句。⑧平恕——公正宽大。⑨摅(书shū)忠——表示忠心。献纳,向帝王献计以供采纳。⑩激扬——激浊扬清,清除坏的,表彰好的。img风宪——御史台,明朝叫都察院(最高执法机构)。img先德敦于躬——先德,祖宗的道德,敦于躬,厚于身。修养在心,叫德,厚德即道德高尚。img予叨长银台——我受皇上赏脸主管通政司。img间尝相过耳——有时来访。耳,相当于白话文之“罢了”。img行见书最——即将见到考核等级定为最优。img弁(变biàn)——古时一种帽子,此处作动词用,表示放在前面。

(译文)福建道监察御史江西饶州浮梁县的李遵安,任期满应当考核政绩,他的同事御史万经训、李尚文邀集士大夫君子写诗词送给他,请我作序言。

我听说李君的祖先人叫享止的,在宋朝当官为浮梁县丞,因此便在那里安家,子孙日益兴旺,成为著名的诗礼宗族。国朝洪武年间,他的父亲由东阳县丞调到浙江的奉化,都有善政惠及于民众,李君早年随亲宦游,以聪明敏捷的资质秉承父亲的教训,又获得从游时的鸿儒硕士的教导,大有得益。在县学里学习时,努力于学习,回味经典中的精华,学问日日更新,才名大振,人们都期望他青云直上。果然登上永乐甲辰(1424)年的进士科第,授如今的官职,以公正宽大的心情执政又有提出建议以供皇上采纳的忠诚,尽到激浊扬清的道义,声名响亮,传遍两京,可以说得到都察院的体面,没有辜负昔日所学到的学问。

我曾经读过如今少傅西昌府杨公的《李氏祠堂记》,说他祖先以厚德修身、惠及于人的事情,并非一日的积累,那么李氏世代道德的深厚就可以知道,是适宜李君得到回报于今日呀。我受皇上赏脸主管通政司,李君不以我老而且笨拙,有时来访,他的议论往往出人意外,他对功名事业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呀。日后所达到的境界,不可限量啊。即将可以看到考察的成绩书写为最优,青云直上大有希望,有能够符合同事们的期望是必然的。于是书写这篇序言放在佳作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