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东黄亚参考满序
(原文)士之学古入官有志事功、流声实于明时者,①岂不毅然大丈夫哉。②予恒慕之,而罕睹其人,今于广东布政司左参议黄君汝申见之。③
君松江华亭人,④博学能文,夙有奇志,由永乐壬辰名进士为江西按察司佥事,⑤卓有风裁,岁尝按部属郡,⑥明教化、正风俗、发隐伏、决拥滞,⑦霜威所加,奸宄胆落,⑧声誉昭闻于两京,九载盈秩赴行在,⑨奏乞归省,甫到家,寻奉敕书,乘传偕中贵人副都宪贾公巡抚江西,⑩锄剃奸凶,抚安良善,誉复大振,竣事回朝,为皇上嘉奖,遂有广东左参议之命。
广东为岭海大藩,地方数千里,远控诸番,苟非弘才、硕德,识大体、有威重者,不足以膺旬宣之任。君之除盖特选也。既下车,
以昔日施之有效者为治,恩敷威行,岭海奠安,舆人称颂。
可谓得承流宣化之道,
不负上之所托矣。今盈秩报政行在,便道至南京,主事何寅等征文为赠。
予惟君素有奇志,蕴经济之才,敏亮不疏,中立不倚,魁阂俊迈,有猷有为,
前后扬历,声绩俱茂,岂不为真大丈夫哉。洪惟圣天子嗣守鸿图,
宵旰图治,
凡方岳之臣,
有声望者,多被宠擢。矧君忠亮介直,
简在宸衷,
行见升秩而居庙堂,益当弘据所学,以弼盛治,以康兆民,岂但广东一道蒙惠哉。予记壬辰春尝为礼闱同考官,已熟君名,恨未及识,今有寅等之请,
乌得以不膴之文辞乎。
因书此为赠。
注释:①声实——声誉与业绩。②毅然——刚强的,引申为顶天立地的。③布政司——行省中最高行政机构;参议,辅助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施政的官员,布政使司左右参议。④松江——即吴淞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松江县东流与黄浦江合,再北上出吴淞口入海。⑤按察司佥事——官名。按察司属官有佥事,地位高低不一,多在参事之下,职务相当于科长。⑥按部——巡察所管辖区域。⑦决拥滞——处理积案。⑧奸宄(鬼guǐ)——坏人。⑨行在——帝王出行居住的地方,此处指南京。⑩乘传——乘坐驿站安排的车辆。中贵,指太监。旬宣——周遍宣示。语本《诗·大雅·江汉》:“来旬来宣,”指威德遍服四方,而宣扬王命。
下车——古代官员坐公车上任,下车即到任。
舆人——众人。
承流宣化——贯彻中央政策。
敏亮不疏——考虑周详。
魁阂俊迈——魁阂,版本有误,当是“魁闳”,同“恢宏”,大也。俊迈,杰出;串译为特别杰出。
嗣守鸿图——继承帝位,鸿图,大业,此处引申为帝位。
宵旰(干gàn)——宵衣旰食的缩语,半夜起床穿衣,很晚才吃饭。旧时拿来歌颂帝王勤政的套话。图治,希望国家大治。
方岳——镇守一方。
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忠亮,忠心耿耿;介直,刚直不阿。
简——古时无纸,以竹简记事,故“简”解作“记”。宸衷,帝心。
寅等——何寅等。
乌得——怎可。不膴(武wǔ),不美。此处是谦词。
(译文)士子学习经典出来当官有志于功名事业、流传声誉、和业绩在圣明之时的人,岂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吗。我常常仰慕这样的人,而现实中很少见到这样的人,如今在广东布政司左参议黄汝申身上见到了。
黄君是松江县华亭人,博学而笔杆子了得,抱负不凡。永乐壬辰(1412)他以名进士做江西按察司佥事,执法如山,每年考察郡县,宣示教化、匡正风俗、排除隐患、处理积案、威严所到之处,奸邪胆战,蜚声两京,九年任期满赶赴南京,上奏完后回乡探亲,刚到家,不久就接到皇上的文书,乘坐驿车陪同侍从官副都御史、太监贾公巡视安抚江西省,锄奸铲凶、安抚良善,名誉又大振,完成事务回到朝廷,被皇上嘉奖,于是就有广东左参议的任命。
广东是岭南的重要的辖区,地方数千里,远程控制几个番邦,如无大本领、好道德,识大体、有威望,不足以担当周遍宣示王命的大任,黄君的任命是皇上特别选拔的呀。上任之后,以昔日施行有效的方法施政,惠及广东,民心顺从,岭南安定,有口皆碑。可以说是贯彻政策得力,不辜负皇上的寄托呀。今日任期满到行在汇报政绩,乘这个方便到南京,主事何寅等人请我写文章作为赠送。
我认为黄君向来志气不凡,有济世之才,考虑周到,不偏不倚,特别杰出,有智有为,所有经历政绩口碑俱佳,岂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圣天子继承帝位,日夜勤政,以图天下太平。所有地方大员,有声望的都蒙恩高升,何况黄君你忠心耿耿,刚直不阿,皇上早记住你了。不日就见到你升官坐大堂,更该发挥所学,来辅助大治。造福万民,岂但是广东一道蒙受恩惠呢。我记得壬辰(1412)春天曾经在礼部举行的考场里我是同考官,已经熟悉君的名字,只恨未曾相识,今天有何寅等人的请求,怎能够用不美好的文辞作推搪呢,因此书写这篇序言作为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