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阳子传
(原文)冲阳子姓宋名瓛、①字仲瓛,滁之全椒人。少豪纵不羁,喜为司马子长游,海内名胜,足迹殆遍。后遇人授以金丹之道,②遂屏物欲,游心太古之先,③探道于杳微之际,④一旦豁然有得,蹈厉自然,⑤出入无始思,⑥自遗天地之外,非小智缪察者,⑦所能窥也。因自号冲阳子。
人有求其道者,则语之曰:“夫学道,守之欲其静,动之欲其和,惟静故能与天地同其体,惟和故能与天地同其用,一动一静,未尝离乎天地。体用之妙,是曰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此古之圣贤所同也。彼服食不终之药,凝炼气,窃造化之机,白日生羽翰者,⑧亦岂外是哉。”其言理率此类,尝冠华阳衣鹤氅,采药全椒山中,丰神飘飘然,人皆目之为神仙云。
赞曰:老子之道,以清净自然为本,自淮南黄白之书出,⑨其道遂诎。⑩后世贪生者,往往茹草木、服金石、呼吸沆瀣,咽咀朝霞,而不知息虑绝欲,炼精气、勤吐纳,专于内守以养其神,至有枯槁形骸、老死于荒山穷谷者,踵恒相接。
若冲阳子之言,可谓得大道之本乎。
注释:①① (桓huán)——此处用于人名。②金丹之道——炼丹之术。③游心太古之先——游心即神游,自身不动,心思想到外面世界。太古之先,唐尧(尧舜年代)之前。④探道——此处的“道”指道家的道,与儒家、释家所说的“道”有不同的含义。杳微之际,精微之处,即研究得更深入。⑤蹈励自然——蹈励,指步伐有力,蹈励自然,投身自然界(指红尘之外)。⑥出入无始思——出入,离开住地与回到住地。无始思,事先根本没个计划。⑦小、智缪察——小聪明。⑧白日生羽翰——指白日飞升,得道成仙羽翰,鸟的翅膀。⑨淮南黄白之书——《淮南》,书名。汉淮南刘安等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入杂家,内篇二十一,外篇二十三。内篇论道,外篇杂说,又称《淮南子》。黄白之书,指道家所谓炼丹化成金的法术。⑩其道遂诎出(屈qū)——这个学说就走向没落。沆(巷hàng粤音杭)瀣(懈xiè)——露气。
踵恒相接——连续不断。踵,脚后跟。
乎——表示揣测。
(译文)冲阳子姓宋名瓛、字仲瓛,滁州的全椒县人。少年时豪放洒脱,喜欢学司马迁(字子长)游山玩水,海内名胜,足迹遍及。后来遇到高人传授给他金丹的道术,于是无意功名富贵,神游于尧舜之前的世界,探索道家的深奥精微之处,一旦豁然开朗有了心得,进入自然之境,来往之前根本就没有过计划,自我流放在天地之外,不是小聪明的人所能够窥视到的,因此自号冲阳子。
有想学他道术的人,那就对人说:“凡是学习道家修为,守的时候要它万念俱灭,动的时候要它内外和谐。只有静,所以能与天地同体;只有和谐,所以能与天地变化协调。一动一静,未曾离开天地。体和用之间的美妙配合,就叫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来养自然的生命,这是自古圣贤所共同的理念。那些服食不死之药,凝神炼气,窃取造化的机缘,白日飞升的人,难道不是这样吗。”他所讲述的道理都是这一类,曾经戴华阳帽,穿鹤氅,在全椒山上采药,丰神飘飘然,人们都把他看作是神仙。
赞说:老子的道术,以清净自然为本,自从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一书问世,这门学说就走向了没落。后世追求长生术的人只知吃素,服食金丹、呼吸露气、餐饮朝霞,而不知屏绝欲念、炼精神、勤吐纳,专心固守来养其元气。以至有形骸枯槁、老死在荒山野谷中的人,前后相接。如冲阳子的言论,可以说是得到大道术的本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