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高宗赐李纲“光霁”二字

1335 书高宗赐李纲“光霁”二字

(原文)右宋高宗楷书“光霁”二大字,赐宰臣李纲,复小书:“乾坤已澄霁,日月有余晖,”十字。乃绍兴五年乙卯春三月朔。后有“敕赐李纲”四字,用御书之宝于上。

予考是时金人南侵,高宗自将御之,既而金人北还,诏前宰执议攻战备御措置之方,时纲提举洞霄宫,上疏极言利害,虽诏褒谕,而不用其言,岂“乾坤澄霁,日月有余晖”时耶。

纲负天下重望,身虽在外,知无不言,虽不见用,而心未尝少变。为相仅七十日,而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每使者至金,金人必问其安否,其为远人畏服如此。

使不为奸人所挤,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中,则二帝不至于北狩,中原可复,岂至南渡偏安耶。后六年庚申,而纲亦卒,惜哉。户部贵州司郎中、汀之上杭吴君湘,间出此求题,因书此以致予慨。

注释:①宋高宗——(1107-1187),宋徽宗第九子,偏安临安(今杭州),宠幸奸臣秦桧,杀害忠臣良将岳飞,废韩世宗,向金人称臣。1127-1162年在位。②李纲——(1083-1140),宋邵武人,政和二年进士,累官太常少卿,靖康元年,金兵侵围汴京,以尚书右丞相任亲征行营使,坚主抗战,被排斥罢官。高宗即位后为相,奈何高宗无心恢复中原,李纲执政七十日即被罢官。③绍兴五年——(1135年),绍兴,宋高宗第二个年号。④御书之宝——帝王诏书专用的印章。⑤提举洞霄宫——帝王喜欢的道观由朝中大臣兼管叫提举。⑥褒谕——表扬。⑦靖康、建炎——靖康(1126-1127年)北宋钦宗年号;建炎(1127-1130年)南宋高宗年号。⑧二帝——指北宋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北狩,其实是被金人掳往五国城。为尊者讳改称“北狩”。⑨后六年庚申——即1140年。李纲时年57岁。这年岳飞挥师直破朱仙镇金兵,被十二道金牌召回。⑩间——最近。

(译文)右边南宋高宗所写楷书“光霁”二大字,是赐给宰相大臣李纲的,又小字写:“乾坤已澄霁,日月有余晖。”十个字。那是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春三月初一,后面有“敕赐李纲”四个字,用御书的印在上面。我考察这时金人南侵,高宗自率领人马抵御,其后金人北还,诏命前宰相讨论攻战防御措施,当时李纲掌管洞霄宫,上书把收复中原、挥师北进的利害关系说得十分透彻,虽然得到诏书褒奖,而又不实行他的方案,岂是乾坤朗朗,日月光明的时候呢。

李纲肩负着世人的期望,虽然身在外面,知无不言,虽然不受任用,而忠心未曾少少改变。作宰相仅仅七十日,而忠心耿耿,正气凛然感动远近,每每使者到金国,金人必然问及他是否平安,他被金人畏服到如此地步,假使不被奸人排挤,能够大展身手于靖康建炎期间,那么二帝就不至于被俘到北方,中原可以恢复,岂至于南渡偏安呢。过后六年庚申(1140),而李纲已死,可惜啊。户部贵州司郎中、汀州上杭县的吴湘,最近出示这幅字请求我题字,因此写此文来表达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