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胡澹庵书》
(原文)右忠简胡公,①上《高宗封事》遗稿,其子渤尝刻诸汉中宪台,②及石鼓书院,③岁久寖灭。④厥孙搢知融州,⑤复以是稿,及周沂公、杨诚斋、⑥诸先辈题跋,镵于玉融真仙岩,⑦宪佥李公文宪观风至,⑧因拓以归,装潢成轴,属题其后。
予谓忠简为枢属时,⑨宰臣当国,力主和议,中外汹汹,皆知不可,而中莫有伸一喙,⑩以摧其奸锋,惟公仗大节、执大谊,奋不顾身,抗疏极言其非,谓至尊之膝不可屈贼,臣之首可枭,和戎之策不可行,问罪之师可举。反复千余言,皆尊主爱国之诚,论正辞严,谊形于色。子朱子谓,
可与日月争光,信矣。数百年下,读之尚使人敬畏之不暇,况当时丑虏目击耳闻,又何怪其废国有人焉之叹乎。
使高宗早悟公言,首诛贼桧,以谢天下,命将若张浚、岳飞者,总师长驱,则中原指日可复,丑虏之首,可悬于北阙之下。奈何书一上,而有岭海之行,俾奸回得志,
和议遂成,
而国势终不复振。惜哉,虽然公之志不能伸于一时,公之名独能传于后世,故此石刻,历世常存,手泽如在,
殆神物者,默有以呵护,昭示将来,以遂公忠义之志,而永桧等之恶于弗磨也耶。
宪佥不没人善,又从而表章之,亦盛德之一端云。
注释:①右——古时竖行排版,由右至左书写,右表示胡忠简的奏章这段文字放在前面,而陈琏的文章在后面,故叫跋。忠简胡公,即胡 (1102-1180),宋庐陵人,字邦衡,号澹庵。建炎二年进士,除枢密院编修官,以上疏乞斩王伦、秦桧、孙近等,被谪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为其旧治),桧死,量移衡州。孝宗即位,得归,召对时极言恢复,力排和议,任兵部侍郎,又以沮和议得罪,致仕,卒谥忠简。②汉中——陕西郡名,旧治在南郑县。宪台,按察使司。③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④寖(侵qīn)逐渐。⑤厥孙——他的孙;知融州,作融州县令。融州在广西,明清降为县,属柳州府。⑥杨诚斋——杨万里(1127-1206)字延秀,号诚斋,词人,其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人,形成了一种新鲜活泼的诗体”杨诚斋诗体”。⑦玉融真仙岩——相传太上老君游至融岭,语人曰:“此洞乃天之绝胜也,山石峻峭,溪流清邃,不复西度流沙,我当隐”⑧佥宪——即佥都御史,都察院属下官员。观风,从中央下地方观察民情及政策执行情况。⑨为枢属时——作枢密院属下官员时。⑩而中——而在朝中朝外官员之中。莫置一喙(悔huǐ),无人插一句嘴喙,原指鸟嘴,此处泛指人嘴谊形于色——谊(义yì),适合的道理,此处通“义”大义凛然的气概在表情上充分流露出来
子朱子——子,对有德者的尊称,古代称师为子,
北阙——北城门上门楼。因为金国在北,临安(杭州)在南,出兵金国与班师都走北门,斩得敌魁的头自然悬于北门。(
奸回——邪恶。
和议遂成——指《绍兴和议》,公元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可是各路军队连遭失败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中,宋军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接着岳飞率领岳家军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这时,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举国上下要求收复北方的呼声很高,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既害怕宋军的胜利影响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军从金营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于是,高宗和秦桧商定,命令各路军队班师,并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地说:“十年之力,毁于一旦。”由于各路宋军退兵,将已收复的国土又拱手让给了金国。公元1141年,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示议和“诚意”,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帅的兵权,撤消了对金作战的专门机构。随后,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头哀求下,金国以“必杀岳飞”为条件,答应和议。经过一番交易后,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这一年里,岳飞被害死。
手泽——指前人留下之物,上有其汗渍。
弗磨——永不磨灭,消灭不了。
表章——同表彰;宣扬,增大其知名度。
(译文)前面胡忠简公,上呈宋高宗的《封事遗稿》,他的儿子胡渤曾经镌刻在陕西汉中御史官署,以及石鼓书院,年代久远而逐渐模糊,他的孙子胡搢任融县知县,加上杨诚斋前辈的题跋,镌刻在玉融的真仙岩上,佥都御史李文宪观察风俗而看见了,将岩上文章拓了回来,装潢成册,嘱咐我题跋在册后。
我知忠简作枢密院属员的时候,宰相秦桧当权,极力主张和议,朝中朝外局势动荡,都知道不可以这样做,而朝中没有一个人讲一句话,来挫败他的奸谋,只有胡公仗大节、执大义,奋不顾身,上书极力指出他的误国,说皇上的膝盖不可以向番邦下跪,奸臣的头该砍,和戎的计策不可行,问罪之师可以出发。反复一千多言,都是尊主爱国的一腔赤胆忠肝,论正辞严,义形于色。朱熹说,可与日月争光,的而且确啊。数百年来,读遗稿使人敬畏不已,况且当时丑虏目击耳闻,难怪胡铨公有“祸国之贼就在这里(指秦桧)”的叹息呢!。假使宋高宗早点醒悟胡公的话,首先诛杀国贼秦桧,以谢天下,命令大将如张浚、岳飞等人,总领大军长驱金国,那么中原指日可以恢复,丑虏的头颅,可以悬挂在国都北门之下。奈何奏章一呈上,而有岭海的流放,让奸邪得志,和议达成,而国势终于一蹶不振。可惜啊,虽然胡公的志向不能伸张于当时,胡公的名字独能流传于后世,所以这个石刻,历世常存,胡公遗言如在,大抵神奇之物,暗中有灵加以呵护,昭示将来,以了却胡公忠义的志愿,而能够永远镌刻秦桧等人的罪恶于不能磨灭的呀。
佥都御史不埋没人的善举,又能够从而表彰他,也是盛德的一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