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施公墓碑铭

1399 赠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施公墓碑铭

(原文)刑部尚书施公,间述其先公行实,来请曰:“痛惟先父早弃诸孤,宰上之木已拱,荷蒙朝廷赐诰追赠。奎章龙文,贲于泉壤,恩荣极矣。倘畀一言,文诸墓石以彰天宠,昭示子孙于永世,则存殁知感也。”予逊弗获。

按状,公讳伯诚,南徐丹徒人生而歧嶷,夙著美誉,曾大父亨、大父延宗皆潜德弗耀。父翁祖,有文武略,元季以武功历官至镇江帅府万户勋绩甚著。欲遣人赴都请给诰身,公时十有九岁,毅然请行,万户公壮之。给资装,遣从者与之偕。既至,适青徐兵起,img道梗不能归,流寓都下。恒自念曰:“去家数千里,无以自给,惟医药有济人利物功耳。”遂从名医学,而性颖悟,博通轩辕岐伯以来诸家方论、img切脉辨症,知疾病之候,或遇奇疾,辄著神效。后徙居宣府,img复赖医术以济。国朝平定海内,四方流寓者咸归乡里。

洪武初,始南徙暂寓东安、img常伯乡、益留里。构屋宇,辟莱芜以耕以获,家渐以裕,后岁荒歉,人罹灾疠,踵门求医项背相望,受剂者即与,未尝责其报,有贫乏不能自存者,则周济之;有孤独无依者,则收养之;朋友死丧不能举者,则殡瘗之。汲汲焉以济人利物为心,img前后赖以全活者无算。img见人善,则极口称扬;见不善,则掩而不言。虽饶于资,不事侈靡,自奉甚约。img以故,乡邑常以长者称之。及闻故家荐罹兵燹,img无复存者,且已占籍东安,家累重大,竟不果还,遇时节祀先,则潸然殒涕,其孝诚有足重者。

洪武九年八月二十六日,以疾终。享年六十有七,葬所居东北二里许。初寓都下,娶景州张氏,无嗣。在宣府娶李氏,生子二,长震;次礼,即尚书也。公卒时,震方十有三岁,礼甫四岁,张李二母矢守节,抚育之,后竟成立。自公捐馆后,二母同处和睦,勤俭治生,家赖弗坠。张之卒,寿七十有三;李之卒,寿登八十,俱与公合葬。

礼由丁丑进士,img历行人司副、img河南参议、淮安知府,img改监察御史,img陟大理寺丞,img升少卿,img而至今官。历事五朝,声望益著。公由子贵,蒙恩赐诰,初赠奉正大夫、修正庶尹、img大理右寺丞。二配俱宜人,未几,礼升刑部,得追赠二代公,与其考俱赠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妣萧氏与二配,img俱赠淑人,img孙男七人:纲、维、经、纶、缙、绅、纨,纶早逝,绅乙卯贡士,img孙女四人,曾孙男七人,曾孙女八人。

於戏,img公始自丹徒,定居东安,其微如一缕之仅续,乃能蔓延以至硕茂,荐荷褒赠之荣,非阴德之厚,奚以至此,《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于是可以验公所积矣。虽然,为之于冥冥,img报之于昭昭,img其德不亦可述矣乎。铭曰:

丹徒名家,宦门之胤。甫及妙龄,已有令闻。

为亲请诰,勇往弗辞。值时兵乱,播迁流离。

资囊罄然,医药自给。复寓宣府,备尝艰棘。

圣明御宇,万姓咸欢。挈家南徙,侨居东安。

乃治田庐,乃艺黍稷。家渐以殷,喜周人急。

值岁荒歉,灾沴遽兴。img以医活人,大振厥声。

南望乡关,欲归弗果。追惟厥先,img涕泪交堕。

阴德既厚,庆源沄沄。img笃生英嗣,为时名臣。

朝有恤典,img天报弗靳。img命书褒扬,img品秩崇峻。

佳城孔固,img穹碑勒美。img百世弗磨,昭示孙子。

注释:①宰——坟墓。②奎章龙文——称赞帝王写的字。奎,指奎宿,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之首宿,有星十六颗,闪闪发光,组成如文字;龙文,龙游弯来曲去,如书法中的行草书。③贲于泉壤——贲(庇bì),光耀;泉壤,地府。④予——我;逊,谦让;弗获,得不到答应。⑤按状——根据履历。⑥南徐——州名,州衙在今江苏镇江市。⑦歧嶷——幼年聪慧。⑧潜德弗耀——阴德不为人知,通常指未进入官场。⑨万户——官名,元置,为世袭军职。隶属行省,设万户府。⑩请给诰身——即向朝廷请求给其父母或祖上封赠官位。img青徐兵起——青州、徐州义军起义。img轩辕歧伯——歧伯与黄帝,相传是医家之祖。img宣府——宣府镇,隶属北京,明末李自成从此镇攻入北京。img东安——湖南县名,属永州府。img汲汲然——迫不及待地。img全活——即存活,保住生命。img自奉甚约——自己生活很节省。img故家——故乡;荐罹兵燹(冼xiǎn)多次遭受战乱。img丁丑——洪武三十年(1397)。img行人司副——明代设行人司(官署名),掌传旨、册封等事。有行人,其副手叫行人司副。img河南参议——指河南布政司之属员,参与策划。淮安,河南县名。img监察御史——即御史,详303篇注①。img大理寺丞——大理寺,掌管国家刑狱的最高机构。有卿(正职)与少卿(副职),其下属为寺丞。img少卿——指大理寺卿的副手。img修正庶尹——百官之首,这是虚衡,对死人的封号。img宜人——明清五级官员其妻或父母的封号。img淑人——封建王朝命妇的封号。img乙卯贡士——乙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1435),贡士,举人参加礼部会试合格者为贡士。img於戏——音义同“呜呼”,感叹声。img冥冥——不敢声张出来。img昭昭——尽人皆见。img灾沴(厉lì)——灾害。img追惟厥先——回想他的祖宗。追惟,追思;厥,他的。img沄沄(云yún)——长远、壮阔。img恤典——朝廷对功臣的父祖辈追赠其官的封号。img弗靳(近jìn)——不会吝啬。img命书——诏书。img佳城——坟墓;孔固,很坚固。img穹碑——上面圆弧形为穹,简称叫碣,方头的叫碑。穹碑,泛指碑。勒美,刻上平生的美好功德。

(译文)刑部尚书施公,最近讲起他先父平生履历,来请求说:“痛惜先父早早抛下几个孤儿而逝世,墓道两边树木树阴成拱,承蒙朝廷给先父母追赠封号,帝王手笔光耀地府,恩德光荣之极了,倘若能够给予一篇文章,刻在墓石上,以此彰显皇恩浩荡,昭示子孙于永世,那么生者死者知道感激呀。”我谦逊推辞不获准。

按死者简历,施公名叫伯诚,江苏南徐丹徒人,自小聪明敏捷,向来名声很好,曾祖父施亨、祖父施延宗都有不为人知的美德,父亲施翁祖,有文才武略,元朝晚年以武功经历官职至镇江帅府万户,功勋政绩颇有口碑,想派人到京都请求给予追封先辈官职的封诰,施公当时十九岁,毅然请求前去,万户公赞赏他。给予资金行李,派遣跟从的人与他一起。到了都城,正遇上青州徐州兵起,道路不通不能归去,流落在都城下。经常自语说:“离家几千里,无法自我供给,惟有医药有济人利物的功效啊。”于是跟随名医学习,而他天资聪敏,全面掌握了医家理论,诊脉辨症,知道疾病的症状,或遇到奇难杂症,都取得显著效果。后来迁居河北宣化县,又赖医术来生活。国朝平定海内,离乡背井的人都回归乡里。

洪武初年,开始迁到湖南东安县、常伯乡、益留里。建筑屋宇,开荒耕种以获取收成,家境逐渐富裕,后来荒年歉收,人罹灾疫,亲自登门求医的人,接踵而来,受剂的人立即给与,未尝要他回报。有贫乏不能自己存活的人,就周济他;有孤独无依的人,就收养他;朋友死丧事不能举办的,就代他埋葬。念念不忘济人利世,前后赖以存活的人无法计算。看见他人善行就称赞宣扬,看见不善良的行为,就掩口不言。虽然资产富饶,不作奢侈的事,自己用度很节俭,因此,乡县的人常常以长者称赞他。到听闻旧时的家毁于战火,无人幸免,而且已经落籍在东安,家庭负累重大,竟不再打算回去。遇到时节祭祀先人,就潸然泪下,他的孝心够值得人敬重的。

洪武九年(1376)八月二十六日,因病而死。享年六十七岁,葬在居住地的东北二里。初时寓居在京都下,娶景州的张氏,没有生育。在宣府娶李氏,生二个儿子,长子施震;次子施礼,即是尚书公呀。施公死的时候,施震十三岁,施礼刚刚四岁,张李俩母亲矢志守节,抚育他们,后来居然能够自立门户。自从施公死后,两位母亲相处和睦,勤俭持家,家庭有赖于她们不致于坠落。张氏死时寿龄七十三岁,李氏死时寿龄达到八十岁,都与施公合葬。

施礼由丁丑(1397)年进士,历任行人司副、河南参议、淮安知府,改任监察御史,升大理寺丞,升大理寺少卿,而至如今的官职。历事五朝,声望更加显著。施公因子而显贵,蒙恩赐予父母诰命,初时赠予奉正大夫、修正庶尹、大理右寺丞。两位配偶都封作宜人。不久,施礼升任刑部尚书,得到追赠二代公,和他妻室,都同赠予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妇萧氏与施公两配偶,都赠予淑人。男孙七人:纲、维、经、纶、缙、绅、纨。施纶早死,施绅是乙卯贡士。孙女四人,曾孙男七人,曾孙女八人。

唉,施公开始来自丹徒(今江苏镇江),定居在湖南东安,他微弱如一缕丝线仅仅延续,但能蔓延以至壮大,承受朝廷褒赠的荣耀,不是阴德的深厚,怎能致于这样?《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这里可以验证施公所积累的阴德了。虽然,行善于不为人知之中,回报于光天化日之下,他的阴德不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吗。铭说:

丹徒大族,宦门后人。已有美誉,年正青春。

为亲请诰,勇而动身。遇时兵乱,迁徙纷纭。

盘缠用尽,行医脱贫。侨居宣府,艰苦尝匀。

圣明登基,万姓欢欣。南迁东安,就此为民。

房产创立,进行耕耘。家财渐富,济困施银。

这年大荒,灾难如云。以医救众,声誉如神。

南望乡关,难往乡津。追念先祖,涕泪频频。

阴德厚积,庆源深伸。有子了得,当朝名臣。

朝颁恤典,天报其亲。圣旨褒扬,官位相因。

立碑颂德,大建其坟。百世长存,告诉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