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处士方公墓志铭

1426 乐闲处士方公墓志铭

(原文)公讳铉,字卯素,姓方氏,元至正十六年丙申三月十八其生之辰,今正统三年戊午六月三十其终之日,是年七月二十四日,葬江宁长泰北乡大沥山之原。其子整以虎林平先生宣所为状来请铭。

按状,公世为台之黄岩人,元季海内绎骚,其叔祖国珍倡义兵捍御海堧,元主以其有保障东南及海道运粮之功,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太尉衢国公,昆弟子侄列位省院寺监者十数人。公大父复初,字明善,由忠翊校尉知黄岩州事,仕至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推恩及三代,曾大父宙,大父震享,皆追赠越国公,妣潘氏,皆越国夫人,父国馨追赠蔡国公,妣陈氏、室鲍氏,皆蔡国公夫人。

国朝洪武元年,叔祖内附太祖高皇帝,授以广西行中书省左丞、阶资善大夫、奉朝请,越八年(译者按:应是六年)甲寅以寿终,赐葬紫金山玉山庵之原。初,左丞内附,举族居京师,平章公一家迁于河湟,后以病终,公与昆弟遂占籍焉。公女弟嫔于黔宁昭靖王,img今镇守云南右军都督沐公,母太夫人也。公在永乐初,以罣误被逮至京,img太宗皇帝知其非辜,img且为太夫人兄释不问,命居京师,因馆于太傅黔国公第。太夫人敬爱弥笃,候问起居者踵恒相接,都督公敦渭阳之谊,img不远万里遣人省,遗岁无虚。

公性恬淡,无他嗜好,惟以书史自娱,颜所居曰乐闲。未尝以戚长门地自高,虽后生辈来见,亦致诚欵。以故,人无贵贱,咸敬爱之,虽不饮酒,而喜宾客,遇宴会则谈笑竟日,略无倦容,恒以不及养亲为戚,遇讳晨则哀慕潸然陨涕,img左丞葬后庵废地夷,公恐后人无由知,始与太夫人议而迁焉,即公今附葬处也,其笃于孝义类此。

平生少疾病,年逾八秩,康宁不少衰,好德乐善,老而弥笃,馆于府第者逾三十年,佚于暮景,五福其膺,img一日无病忽呼方整曰:“我将去矣!”言讫翛然而逝,img其平昔有所养可知。初娶陈氏,继沈氏、刘氏,子四:端、濂、整、节,女四:长适卫镇抚龙佐,次适邢文,次适指挥使崔成,孙男五:昇、昇、旻、昌、晖军,孙女几人。公之终,端濂及诸孙皆在河湟,独整与节奉襄事,而都督子僖赙赠加厚,img由太夫人命也。

予重整之请,故历叙其家世,与公之攸行,而系以铭,铭曰:

有美华宗,img世德尤隆。繄公之生,img庆萃于躬。

达乎义命,能安其逢。优游暮龄,以寿而终。

大沥之阳,新阡其崇。img铭镌乐石,img垂誉无穷。

注释:①江宁——南京的古称。②虎林——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县西。③台之黄岩——台,台州,今浙江临海县。明清叫台州府,因天台山而得名。黄岩,县名,属台州府,因境内有黄岩山而得名。④元季——元朝末年;海内绎骚,全国因驿站风传的消息带来局势动荡。此处“绎”通“驿”。⑤方国珍——(1319-1374),名珍,字国珍,亦作谷贞或谷真,中国浙江台州黄岩人,元末义军领袖之一,最先起兵抗元。出身盐贩,世代以贩卖私盐为生。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为田主所诬,被迫逃入浙江沿海的松门岛中,起兵反元,劫夺漕运的粮食,屡次击败元军。至正十一年(1351),在大闾洋歼灭了元江浙行省水师,复又在陆战中,击溃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的军队。八月,元大司农达识铁木儿招降方国珍。次年四月,泰不华整顿军马,方国珍起疑,再次反元,杀泰不华。六月占领黄岩城。其后方国珍一度行贿元中书省,获得喘息之机。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方国珍占领台州,次年又占温州、庆元,再次接受招安,任海道运粮万户,移驻庆元,成为浙东霸主。方不愿参与中原争霸,而在浙东兴建儒学、水利,并严格执法,决意保境安民。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渡江南下占据苏州,图谋入侵浙东。方被元朝任命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发兵征伐张士诚,进军昆山、太仓。方连战连捷,逼迫张士诚投降元朝,元廷加封方为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赐衢国公印,以节钺守浙东。⑥大父——祖父。⑦忠翊校尉——武散官名。金始置,正八品,元升正七品。⑧洪武八年——版本作“吴元年”据文义改正。⑨行中书省——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资善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三品下,元升为正二品,明为正二品初授之阶。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称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奉朝请者,即有参加朝会的资格。东汉对罢省的三公、外戚、宗室、诸侯,给以此名。使得岁时朝见,以示优待。后在官名上加此字样,如晋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都尉,皆奉朝请,表示有享此待遇的资格,实非官名。⑩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img女弟——即妹妹;嫔,嫁。img罣(挂guà)误——官吏因过失受谴责。img太宗皇帝——即明成祖朱棣。非辜,无罪。img渭阳之谊——指的是舅舅与外甥之间的亲情。出自《诗经·秦风》。秦穆公的儿子送晋公子重耳回国所作的诗中云:“我送舅氏,曰至渭阳。img遇讳晨——遇忌日;“晨”通常作“辰”。img五福其膺——五福他都得到。五福,原出于《书经》和《洪范》。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img翛——同“倏”。很快,迅速。img赙(父fù)赠——拿钱财帮人办理丧事img有美——“有”字古文语助词,无义。美,指风光、体面img繄(医yī—古文语助词,无义img新阡——原义是新建的墓道,此处指墓碑因为下文有“其崇”(它很高),知道不是指墓道而是墓碑。img铭镌乐石——乐石原指磬一类乐器的美石。此处泛指美石。全句串译为:铭文刻在上等碑石上。

(译文)方公名叫铉,字卯素,元至正十六年(1356)丙申三月十八出生,今正统三年(1438)戊午六月三十日逝世,这年七月二十四日,葬在南京长泰北乡大沥山的高地。他的儿子方整以安徽虎林平宣先生所写的履历来请求我作铭文。

按照履历,方公世代是浙江台州黄岩县人,元朝晚年海内骚动,他的叔祖方国珍倡义兵捍卫海边,元朝主上以他有保障东南以及海道运粮的功劳,累计做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封太尉衢国公,兄弟子侄列位省院寺监十数人。方公祖父方复初,字明善,由忠翊校尉做黄岩州知事,仕至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推恩及至三代,曾祖父宙,祖父震享,皆追赠越国公,母潘氏,封越国夫人;父方国馨追赠蔡国公,母陈氏、继室鲍氏,皆封蔡国公夫人。

国朝洪武元年(1367),叔祖父内附太祖高皇帝,授以广西行中书省左丞、阶资善大夫、奉朝请。过了六年,甲寅年以八十高寿无疾而终,赐葬紫金山玉山庵的高地上。当年,左丞相方国珍归附明太祖时,全族人居住京师,平章公方复初一家迁河湟地区,后因病逝世,方公与兄弟于是落籍在这里。方公的妹妹嫁给黔宁昭靖王,即如今镇守云南的右军都督沐公之母太夫人呀。方公在永乐初年,因受牵连被逮捕到京师,太宗皇帝知道他无罪,而且是太夫人的兄长就释放不问,命令他住在京师,因此公馆住在太傅黔国公的府第,太夫人敬爱有加,问候起居的礼节接踵而至,都督沐公深情于甥舅的情谊,不远万里派遣人前来探望,没有一年不到。

方公性格不热衷功名,没有其他的嗜好,只有以书史自得其乐,题名居住的地方叫乐闲。未尝以外戚的烜赫门第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虽是后生辈前来相见,亦以诚款待,因此,人无分贵贱,都敬爱他。虽然不饮酒,而喜欢宾客,遇到宴会就谈笑整日,没有少少倦容。经常以来不及赡养双亲为悲戚,遇到忌辰就哀伤渴慕,泪流满面。左丞公埋葬后,庵堂颓废,成为废墟。方公恐怕后人无由知晓,才与太夫人商议而迁葬,即如今方公附葬的地方呀,他热衷孝义类似于这样。

方公平生很少疾病,年过八十岁健康安宁没有多少衰老,好德乐善,老而更甚,住在沐公府第超过三十年,安逸于晚景,获得了五福,一日无病忽然呼叫儿子方整说:“我将要去了!”说完很快的死了,他平时有所修养由此可知。方公初娶陈氏,继娶沈氏、刘氏,儿子四个:端、濂、整、节,女儿四个:长女嫁卫镇抚龙佐,次女嫁邢文,次女嫁指挥使崔成,男孙五个:昇、昇、旻、昌、晖,孙女几人。方公的死,方端方濂以及几个孙子都在河湟,单独由方整方节料理丧事,而都督儿子沐僖以财助丧赠金特多,由于太夫人的命令呀。

我尊重方整方濂的请求,故此历叙他的家世,和方公的行为,而加上铭,铭说:

响亮名门望族,厚德引人瞩目。方公应运而生,庆聚其身自属。

达人知命堪夸,泰然淡视荣辱。优游安享暮龄,长寿无疾面终。

大沥向阳原上,新坟以伴先翁。墓铭镌刻美石,人间垂誉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