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监察御史何公归省序
(原文)御史职六察司谏诤,①而膺天子耳目之寄,及巡历于外,为百司纪纲教化系焉。若事协律、物顺轨,激扬得宜,②然后庶僚百司举皆警畏;或戾于理,则政治得失,生民休戚攸系,其责任之重如此,是以朝廷选择贵在得人,若湖广道监察御史旴江何公文渊,③可谓克胜其任者乎?
公由名进士发身,④廉介忠谨⑤,执法不回,⑥卓有风裁。仁宗皇帝嗣位之初,⑦诏选御史,分行天下。考吏治、观风俗、察民隐,而公有四川之行。
四川远在西南万里,控西番、接南诏,而邻湖广。溪洞水陆,道路尤险,君于属郡诹咨殆遍,⑧未尝以劳勚辞;⑨绳桥栈道,无所不经;瞿塘三峡,无所不由;民情风俗,无所不知。吏之殿最,⑩则闻于上,而黜陟之。而又敛秋霜烈日之威,施和风甘雨之仁,一道军民受赐多矣。
自廉车之回,人皆曰:若公可谓不负廷选之公,而真得御史之体者也。近秩盈三载,奉诏归省其亲,监丞熊嗣服敦乡曲之好,
征文华其行。
予昔叨长宪司于四川,辱知最深,于公治行尤悉,
故敢以旧所闻者为赠,若其立朝,大节与事亲之孝,又众所共知者,有不待予言之喋喋云。
注释:①御史——明朝都察院属下官员,执掌国法。职,作“执掌”两字解。六察,察看官吏六个方面,包括其业绩,如个人道德,治下生产,人口、赋税、社会秩序,民间疾苦等。由于关于六方面的考察,故设六察司。六察司是一个机构,并非六个不同的机构。②激扬——激浊扬清,清除坏的,发扬表彰好的。③湖广道——包括湖南湖北两省。④名进士——殿试后,进士汇集集英殿,由皇上宣告诏命,有六七个卫士同声向下传达,叫“传胪”。进士榜分甲、乙、丙三榜,第一榜之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第三榜的第一名,共五人名字由帝王亲口宣布。享受传胪的五人叫名进士。⑤廉介忠谨——廉介,清廉,非份之物不取。忠谨,忠诚敬业。⑥执法不回——执法不讲情面,即大公无私。⑦仁宗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太子,只洪熙元年一年在位。名朱高炽。⑧诹(周zhōu)咨(资zī)——征求意见。⑨劳勚(义yì)——劳苦。⑩殿最——殿,最后一名。最,第一名。殿最,最坏最优。敛秋霜烈日之威——收起板着面孔的威风,秋霜烈日,比喻表情会令人害怕。
廉车——按察使所乘之车叫廉车。廉,调查考察的意思。
监丞——监察御史的副手。敦乡曲之好,与他有深厚的乡情。
叨长宪司——承皇上赏脸执掌按察司。
治行(杏xìng)——施政中表现出来的道德。(
喋喋——形容说话不住口。
(译文)御史职责分察六部以及向皇上提建议,而作为皇上的耳目,并巡历各地,它关系着百司法制作风的好坏呀。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激浊扬清得适宜,然后百司群僚都会感到警畏;如果违背于法理,那么就关系着政治的得失、和人民的休戚相关,他的责任重大到如此地步,所以朝廷选择御史就贵在得到适合的人,如湖广道的监察御史旴江的何文渊,可以说是能够胜任的人吧。
何公由名进士出身,清廉自律忠诚敬业,公正无私,执法如山。仁宗皇帝(朱高炽)继位的初期,诏令选拔御史,分别遍行天下考察吏治、观察风俗、考察民间疾苦,而何公就有四川的行程。
四川远在西南万里之遥,控制西番、与南诏接壤,而且邻近湖广。溪峒水陆,道路尤其险恶,何君走遍了四川所属的县治一起商量大事,未曾以劳累推辞;铁索桥栈道,无处不往;瞿塘三峡,无处不经;民情风俗,无所不知,官员的优劣,那就奏闻皇上进行升降。又收敛冷酷的表情,施行惠民的仁政。四川道的军民受益多了。
自从廉访使的车驾回来的时候,人们都说:“好如何公可以说是不辜负朝廷选拔的大人,而真正得到御史的体面呀。”近来任期满三年,奉诏归去探望他的亲人,副监察御史熊嗣服乡情深厚,征求文章来光耀他的行程。
我昔日承皇上赏脸亲管四川按察使司,和他交情最深,对于何公施政操守尤其熟悉,因此敢以旧时听说的事作为赠送,像他执法朝堂的大节和事亲的孝义,又是大众所共知的事情,就不需要我在此喋喋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