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山卫王指挥之任序①

1221 送金山卫王指挥之任序

(原文)今年春正月,上敕兵部选武臣能干公廉者赴金山卫署事。而南京膺扬卫指挥同知、合肥王胜子奇预焉,某相率谒文为赠。予素重子奇为人,其何可辞。

窃闻子奇之先公讳庸,材武过人、卓有令闻,由奉天征讨功,历官至燕山卫指挥同知,终于官。子奇自失怙,事母夫人以孝称。然性聪敏嗜学,于经史百家之言,靡不博览,尤工为唐人诗,能声美誉闻于两京,致有今日之擢。予惟昔之武臣有令名者,非专恃武伎,当资于学,如郤谷说礼乐、尚诗书,杜预好学而注《春秋》,故能建功当时,流芳百世。然则为武臣者,其可专恃武伎,而不学乎?

子奇虽居显秩,而尚儒素,教阅之暇,img手不释卷,骑射之能特余事耳。岂非才兼文武者乎?兹行必能修戎务,而明纪律,勤教阅而严约束。则军威振扬,海隅安靖,img庶无负国家选擢之意。img

嗟夫臣子大节,img唯忠与孝耳。苟能竭忠孝之道,而笃志于学,则郤中军、杜征南勋业可勉而至,img孰谓今人不如古人哉。予与子奇缔道义交,知其有志古人之学,故书此以为赠。

注释:①金山卫——指挥,卫所中军事负责人。之任,上任。之,往也。②能干——办事能力强;公廉,公正廉洁。③窃闻——窃,谦称自己,窃闻,我知道。④材武——材通“才”,指学识;武,武艺。⑤卓有令闻——很有美誉。令,美好的。⑥奉天——省名,即今辽宁省,明朝属辽东都指挥司。⑦失怙(户hù)——失去依靠,意指丧父。⑧郤(隙xì)谷——《左传》说赵衰荐郤谷云:“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⑨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三国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⑩儒素——读书人的品德操守。img教阅——教习与检阅。img海隅——海疆。img庶——希望。img嗟夫——同“嗟乎”,叹词,犹如说“唉”。img郤中军——即郤谷,古代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将。杜征南,即杜预,见注⑨。

(译文)今年春正月,皇上敕令兵部挑选能干而公正廉明的武臣去金山卫主持政务。而南京膺扬卫指挥同知合肥的王胜(字子奇)在预选之中,几个人共同来请求我作文章作为赠送。我向来尊重子奇的为人,怎可以推辞呢。

我知道子奇的父亲叫王庸,文才武艺过人,很有美誉,由于在辽东征讨有功,经历官场至燕山卫指挥同知,死于官任上。子奇自从失去父亲,尽孝道服侍母亲。但他天生聪明好学,对于经史百家的著作,无不博览,尤其精通唐诗,办事得力的声誉闻名于两京,才有今日的提拔。

我想昔日的武臣有好名声的,不是专恃武艺,应当是以学识来达到,如郤谷喜欢礼乐、崇尚诗书,杜预好学而注解《春秋》,所以能够建功当时,流芳百世。那么作为武臣的人,他可以专恃武功,而不要学识吗?子奇虽然位居显要的职位,而向来崇尚儒家的操守,训练的余暇,读书手不释卷,骑射的本领只是小事了。岂不是文武兼备的人吗?

这次赴任必定能够整顿军务,而申明纪律,勤训练而严加约束。那么军威振奋,海疆安静,这样才不会辜负国家选拔的意思。唉,臣子大节,只有忠诚和孝道罢了。如果能够竭尽忠诚与孝义之道,而且专心于学问,那么像郤中军、杜征南那样的功勋业绩可以努力达到,谁说今人不如古人呀。我与子奇斯文重斯文,知道他有志于古人的学问,所以写这篇作为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