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尹张君行状

1493 应天府尹张君行状

(原文)曾祖考讳原昇故,不仕,妣丘氏故。祖考讳荣甫,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妣程氏赠淑人,父讳时中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母黄氏封淑人。本贯黄州府黄冈县双柳村,君讳璘,字文玉,姓张氏,湖广黄州黄冈县人,世为衣冠望族。曾大父讳原昇,有隐操,妣丘氏。大父讳荣甫,以君贵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妣程氏,赠淑人。父讳时中,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母黄氏,封淑人。兄弟五人:长曰瑀、次曰琏、曰琰、曰珏,君则中子也。自幼颖敏异常儿,初以俊秀选为邑庠生,遂有志问学,能自刻励,淹贯经史,尤工场屋之文,才誉烨然以起,人皆以远大期之。

永乐辛丑,湖广乡试第九十三名,会试中九十二名,殿试中第二甲三十二名,寻观政都察院浙江道,十二年春三月,钦授山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右参政,阶从三品。介然有为,政达体要,尤注意于承流宣化,img吏民安之,蒞政才一年余,因旧官复职,十四年夏六月,敬调山西布政司,在任凡七载,二十二年奔父丧回家,自闻讣哀毁柴立,葬祭之仪咸克如礼,人多其孝。img及服阕赴行在吏部,img宣德二年夏四月,调除福建布政司,其在山西、福建涖政,持己一如山东时,通历九载考满,六年十月十九日,升除应天府尹,img阶正三品嘉议大夫。img

七年九月十四日,因中风而卒,距所生戊辰八月二十二日,img得年四十有五。娶李氏,封淑人,丈夫子七:img曰官、曰宁、曰宏、曰宝,正室李所出;曰密、曰完、曰黑儿,侧室某氏所出,女三人,幼在室。

君为人端厚富才识,自释褐参藩政于外,img所决政事必断以经术,惟以事之利病、民之休戚为心,img他无所顾惮也。持己介然,img驭下若束湿,img有黩货徇私者则绳以法不少贷。img每旬宣郡邑以劝学兴化为务,img尝召父老,谕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img俾下知趋于善,不丽于罚,img先德缓刑,务存大体,心虽长厚,下皆自然慑服,所至俱有遗爱,去后使人见思。逮升京府,庶务糾棼素称难理,img能正已率物,img治以威严,宿蠹以除,img纪纲振举,凡遇民利便事,辄具以闻,民皆德之。

今年秋八月,京闱考试提调有方,防闲周密,为士论所与。img卒之日,缙绅君子莫不嗟悼,img下民哭之如丧所亲。非有善政及民,奚以致此?至其事父母、处昆弟,极乎孝友,img教子女严而有恩。自历三道参政,考绩以最闻,朝廷特赐诰命褒崇,加授亚中大夫,得推恩及亲,盖未为不遇也。然所施未究所蕴,而寿又至于此,抑非命耶。

官一日衰服拜予寓舍,img以君历官事迹求为行状,欲求铭大手笔,以图不朽,其孝有足重者。予记永乐壬辰,img叨为礼闱考官,img君与广东参政郑君阜义皆中选,今相继沦逝,不能不重予之慨也。因官之请,义不可辞,遂书其历履与政事之昭灼者为状,以俟立言君子采焉。

注释:①本贯——原籍。黄州府,在湖北。州衙门在黄冈县。②湖广——湖南湖北的合称。③俊秀——明初,将平民的资质划分为郎、官、秀三等,人才出众为秀,即俊秀。④场屋之文——应考的文章。⑤永乐辛丑——永乐十九年(1421)。⑥乡试——在省城考的试,秋天举行,故又叫秋闱。⑦会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时间在乡试第二年春天举行,故又叫春闱。⑧殿试——会试合格叫贡士,由贡士再到朝廷由帝王主持的考试叫殿试(又称廷试)。上榜的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三名。二甲、三甲各几十名。⑨承宣布政司——简称布政司,地方行省中行政最高机构,与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右参政,布政使司下设左右参政,为布政使的副手。⑩政达体要一—政通“正”;体要,大体纲要。串译为“正贯彻得恰到好处。”img承流宣化——根据朝廷法令向民众宣传使民众心悦诚服。img人多其孝——人们赞扬他的孝心。多,称赞。img服阕(确què粤音缺)——守孝期满,可除下孝服。行在,帝王离京的住处,此处指南京。img应天府——南京在元末与明代的旧称。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克建康,将建康改为应天府,治所仍为上元、江宁,辖境还包括句容、溧水等县,明初定都于此。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img嘉议大夫——是古代官职,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四品下,元升为正三品,明为正三品初授之阶,清废。img戊辰—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img丈夫子——长大成人的儿子。img释褐——脱下平民的褐色衣服(表示进入官场)。参藩政,在布政使司当参政。(img休戚——福祸。img持己介然——立身刚直。img束湿——湿的衣物容易束紧,比喻管束得法。img黩货——贪污受贿。img旬宣——到处巡视并进行道德教化。img孝弟——同“孝悌”(替tì粤音弟),对父母好为孝,对兄弟好为悌。img不丽于罚——不滥用刑罚。img庶务纠棼(纷fēn)——各种事务错综复杂。img正己率物——以身作则。img宿蠹——积弊。img为士论所与——成了舆论所赞扬。与同“誉”。 img缙绅——详685篇注img孝友——对父母好为孝,对兄弟好为友。img衰(催cuī)——同“缞”,古代的丧服。img永乐壬辰——永乐十年(1412)。礼闱——礼部主持的会试,在乡试次年二月举行,故又称春闱。

(译文)曾祖父名叫张原昇已死,一生没有进入官场,曾祖母丘氏。祖父名叫张荣甫,追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祖母程氏追赠淑人,父亲张时中追赠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母亲黄氏封为淑人。原籍是湖北黄州府黄冈县双柳村。君名叫张璘,字文玉,湖广黄州黄冈县人,世代是官宦大族。兄弟五人:长子叫张瑀、次子叫张琏、叫张琰、叫张珏,张文玉那是中间的儿子呀。张君自小聪明过人,当初以才智杰出选拔为县学的生员。于是有志于学问,能够刻苦自勉,通晓经史,尤其精通科举的文章,才名鹊起,人们都以远大前程期望于他。

永乐辛丑(1421)年,湖广乡试第九十三名,会试中了九十二名次,殿试中第二甲三十二名,不久就参政都察院浙江道,十二年(1414)春三月,钦授山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右参政,官阶是从三品。敢作敢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务上都落到实处,特别注意贯彻朝廷法令,使民众归心,官民上下,贴贴服服。到任治理才一年多,因旧官复职而去,十四年(1416)夏六月,敬调山西布政司,在任有七年,二十二年(1424)奔父丧回家,自从听闻噩耗因过度悲伤而憔悴到骨瘐如柴,葬祭的礼仪都按礼制,人们赞扬他孝敬。到丧事期满赶到南京吏部,宣德二年(1427)夏四月,调任福建布政司,他在山西福建执政,要求自己一如在山东的时候,总共经历九年考察政绩期满,宣德六年(1431)十月十九日,升任应天府尹,官阶是正三品,嘉议大夫。

七年(1432)九月十四日,因中风而离世,距所生戊辰(1388)年八月二十二日,得年四十五岁。娶妻李氏,封为淑人,长大成人的儿子七个:叫张官、叫张宁、叫张宏、叫张宝,是正室李氏所生;叫张密、叫张完、张黑儿,是侧室某氏所生,女三人,年幼在家。

张君为人正派厚道有学识,自从进入官场在布政司当参政在外,所决策的政事必然取法经学,只以事情的利弊、民众的福祸来考虑,其他无所顾忌呀。立身刚直,管理下属得法,有贪财徇私的人就绳之以法不会宽恕。周围巡视地方进行道德教育,以劝导学习振兴教化为事务,曾召集父老,晓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让下面的人知道与人为善不滥用刑罚,先德后刑,务必以感化为主,心虽存仁厚,下面自然因敬畏而顺从,所到之处都有口碑,去后使人想念。到升至京都地区,各项事务烦杂向来称为难治理,能够以身作则,治理以威严,一贯作恶的人得以剪除,国法振兴,凡遇到与民便利的事,都具实向朝廷奏闻,民众都感他的恩德。

今年秋八月,在京闱考试中提调有方法,防备和禁阻做得很周密,为舆论所赞许。死的时候,缙绅君子无不嗟叹哀悼,下面的民众哭他如同死去自己的亲人,若非有良好的政令,怎会致于这种情况?至于他服事父母、相处兄弟,极其孝顺友爱,教育子女严肃而有恩情。自从经历三个省份的参政,考核政绩以最优被称赞,朝廷特别赐予诰命,褒奖加授亚中大夫,得以推恩于亲人,不算是生不逢时了。但所施行的政绩未能尽他的所学,而寿命又只至于此,莫非是命么。

张官有一天穿着丧服来寓所拜见我,以张君经历官场的事迹求我写行状,想求铭文于大手笔,以希望永垂不朽,他的孝心完全值得人尊重。我记得永乐壬辰(1412)年,有幸作为礼部主持的会试中作考官,他和广东参政郑阜义都中选,如今相继逝世,不能不加重我的感慨呀。因张官的请求,义不可辞,于是书写他的履历与政事中光辉部分作为行状,以等候作碑文君子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