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旭都纲回江心寺诗》序①
(原文)圣朝统天理物,治定功成,制作明备,②以释氏之教能阴翊王度,③乃命有司括天下僧并归丛林,肇建僧司,选沙门有学行者署为官以长之,④分禅讲教为三宗,⑤复制作科条,申儆规戒,自是以来,三宗修明,桑门精进,释氏之教始清矣。
温之僧纲司于江心寺,⑥旧为普寂、净信二院,并峙江中。宋建炎中,高宗尝驻跸于此,⑦特书“清辉浴光”四大字,颜其二轩,⑧后诏改“普寂”为“龙翔”,“净信”为“兴庆”。绍兴七年,真歇禅师行公,始堙中流为陆地,⑨建巨刹其上。有观澜亭、海月堂清胜之景,甲于东南,名在五山十刹中,⑩世多耆德居之。宣德戊申,伦都纲命住持旭尚人绘江心图,列唐宋以来名宦诗传诸人,于是江心名胜复章章于时矣。
尚人今为都纲,道根宿植,慧性早通,猎涉儒书,专心内典,
修废补弊,
境界一新,远迩归依,宗风以振,盖克举其职者。
近至北京,将南还。閤门使郭文通与其笃同郡之好,
且有方外之交,
绘江心图求缙绅君子之诗为赠,而征言序其端。
於戏,自国家归并丛林,
而释氏之教始清,佛宇僧舍,所在相望,有克振厥而底于成,如都纲者,可不谓有功于释门者乎。矧江心为名刹,僧纲司在焉,都纲之归,益加振励,庶无负国家崇重释氏之教可也。因文通之请,遂书此以弁送行佳什之首。
注释:①都纲——为梵语“大经堂”之音译,自唐始有此称谓。佛学大词典条目中云:“由政府任命,统领全国寺院僧尼以维持教法之官职”。江心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②制作——制度。③阴翊——暗中辅助;王度,王者的政教。④沙门——又称“桑门”僧徒;梵语室罗摩孥的音译。意译为勤息、勤修善法,止息恶行之义。⑤三宗——指的是南北朝宋、齐时代名士周颙所立的三宗。周颙是个佛教学者,信仰佛教,曾做官于宋、齐二代,对佛教很有研究。他把当时佛教产生的学术思想,概括地归纳为三宗。作《三宗论》,有名于世。三宗的要义,是在解释空的含义不同而分宗不同。⑥温——指浙江温州。⑦驻跸——帝王离京,临时居住。⑧颜——题匾。⑨始堙中流——堙(因yīn),填土为山。⑩五山十刹——中国的五山:径山、灵隐、天童、净慈、育王。十刹:中竺、道场、蒋山、万寿、昌寅、江心、昌峰、双林、虎丘、国清。传诸人——传,指传真,维妙维肖地将诗人的形态画在《江心图》中。
章章——活灵活现地流传。
尚人——又叫上人,佛教称德、智、善行的人。
内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
修废补弊——指修葺破旧的景观。
盖——放在句首表示申述理由或原因。克举其职者,能够办好这份使命的人,即称职的人。
阁门使——官名,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诸职。
方外——世俗之外(僧道之人为红尘外之人)。
於戏——音义同“呜呼”,感叹声。
丛林——指大寺院。
弁(变biàn)——古代一种帽子,此处作动词用,解作“放在前面”。佳什,诗经中大雅、小雅、周颂以十篇诗编为一卷,叫什。后来泛指诗文集为什。佳什,美称众人之作。
(译文)圣朝统领天下治理万物,治理安定大功告成,制度条文明白完备,以释氏的教意能够暗中地辅佐王朝的政教,于是命令有关部门收编天下僧人归并到寺院,开始建立僧司,选拔僧人有学问品行的作为官长领导他们,分禅讲教为三个宗派,又制定科文条目,申明规矩告诫僧人,自从实行规戒以后,三宗发扬光大,僧侣们努力向善,释迦牟尼的三个流派才不致混淆。
温州的僧纲司设在江心寺,旧时是普寂、净信两座寺院,并排矗立在江中。宋朝建炎(1127-1130)年间,宋高宗曾经驻扎在这里,特别书写“清辉浴光”四个大字,题匾它的两座轩堂,后来诏命改“普寂”为“龙翔”,“净信”改为“兴庆”。绍兴七年(1137),真歇禅师才开始率众填塞河心为陆地,建筑巨型佛庙在上面。更有观澜亭、海月堂的胜景,雄冠东南,名列五山十刹之中,世间许多年高德劭、素孚众望的人居住在那里。宣德戊申(1398)年,伦都纲命令江心寺住持旭尚人绘制江心图,罗列唐宋以来的著名官员的诗句并将他们的形象绘在图中,于是江心寺的名胜又活灵活现地涌现于当时呀。
旭尚人如今成为都纲,佛学根基早已打稳,慧心灵性早就贯通,涉猎儒家书籍,专心于佛经,对江心寺景观进行翻修,使其中胜景焕然一新,远近的僧侣都来归依,宗派的气象大大改观,那是十分称职的人(指旭都纲)。近日来到北京即将南返回去寺院,阁门使郭文通与他有同郡之好,而且有世外的交情,旭尚人拿出绘好的《江心图》请求士大夫们作送行诗,而请求我写序言在它的前面。
唉,自从国家归并寺院群而释迦牟尼三派教门才分清,佛宇僧舍,互相映照,有能够振作它而达到成功,就好如旭都纲那样的人,可以说是有功于佛教的人呀。况且江心寺是著名的佛刹,僧纲司的所在地,旭都纲回去,更加抖擞精神,大概不会辜负国家尊崇佛教就可以了。因为郭文通的请求,于是书写这篇序文放在送行诗佳作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