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曲靖军民府晏知府之任序
(原文)宣德七年三月,敕文臣三品以上,各举所知,以资擢任。予祗奉德音,①首举三人,而一则户部主事、重庆巴县晏毅字致远也。及应诏命至行在,②授云南曲靖军民府知府,③便道至南京,④其旧同寅主事萧守中谒文赠之。
予闻致远初由科目奋,授职郎署,⑤素蕴才猷,善于毗赞,藉甚有声。今祗奉圣天子明命出牧远人,⑥可不益思砥砺,⑦以图报称哉。⑧夫曲靖僻居西南,⑨去京八千余里,辖四州二县,土地之广、人民之众,而兼综军民之政,非它有司比,且其人椎髺卉服、⑩语言侏漓,性复犷戾,
素称难治。
自归职方将六十年,朝廷以其土地险远,风俗卑陋,尝选有德望达治体者以抚绥之。故其人民咸被圣化,渐革夷习,有中州衣冠礼让之风,非昔日桀骜,
而今安驯,亦为郡者驭之得其道也。夫欲安而治者,人心所同,天下岂有难治之民哉。为政者自使之难耳,苟不拂其欲、违其愿、害其生、夺其利,则其人咸知尊君亲上之心,而听约束遵号令不暇,岂难治乎?
以致远才猷,见施于郎署已如此。矧曲靖人民久沾圣化,欲安愿治之心有素,予知兹行,用夏变夷、犹反掌耳。
敬勉之,其无忘朝廷选擢之意,与予期望之心可也。
注释:①祗 奉德音——祗(支zhī)奉,敬受;德音,皇命。②行在——帝王离京的住处。宣德年行在在南京。③曲靖军民府——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发源地,曲靖也因此得别名——珠江源头第一城。明代徐霞客曾遍踏滇东大地,写下了《盘江考》一文,探明珠江源就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并盛赞了马雄山“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观。曲靖交通快捷,通讯方便。④便道——顺路。⑤郎署——尚书手下属官为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郎署是尚书手下属员的办公室。⑥出牧远人——古时州府主管官员叫“牧”,意思是百姓是牛羊,他是牧养人。远人,指边疆民众。⑦砥砺——刀在磨刀石上反复磨擦,比喻修养道德,锻炼意志。⑧报称——报答朝廷的举荐。⑨夫(音扶)——放在句首,表示发议论。⑩椎髺卉服——用一束头发扎成椎形的髺,以草编织成的衣服。语言侏
——说话难懂。漓同“俪”(音丽)。
犷戾——粗鲁暴躁。
职方——官名,兵部下设职方郎中,掌全国地图及朝贡诸物。
桀骜(傲ào)——凶暴倔强。
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
用夏变夷——成语。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中华文化影响改变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的民族。易如反掌,比喻非常容易。
(译文)宣德七年(1432)三月,圣旨命令文臣三品以上的大臣,各举荐所知道的人,用来准备提升职务。我遵照皇上的意思,举荐三个人,而其中之一就是户部主事、重庆巴县的晏毅(字致远)呀。及至应皇命到南京行在,授予云南曲靖军民府知府,趁这个方便到南京,他的旧同事户部主事拜访我,请求作文章赠送给他。
我知道晏致远由科举出身,授职在六部衙门,向来积学有才,善于辅助上司谋划,处处很有声誉,如今敬奉圣旨出去管理边境的人民,何不更努力修养锻炼意志,以此来报答朝廷的举荐呢。曲靖地处偏僻的西南,距离京师八千余里,管辖四个州两个县,土地之广、人民之众,而且兼管综合军民的政务,并非其它部门可以比较,而且它的人民椎髺草服、语言难懂,性格又粗鲁暴躁,向来认为难以治理。
自从归入大明管理将近六十年,朝廷因为它的地方险恶遥远,风俗简陋,曾经选派德才兼备,懂得治理的官员来安抚他们。因此这地方的人民都被文明熏陶,逐渐革除边民的陋习,有中原大地的文化氛围,并非昔日那么不受管教了,而今日听命朝廷,亦是州官领导得法呀。要想社会安定,人心所同,天下岂有难治的民众呢。为政的人自己使他们难以治理罢了,如果不是拂逆他们的欲望、硬要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伤害他们的生命、掠夺他们的利益,边疆民众都知道有尊君亲上的心,而听从约束遵守号令都来不及,岂会是难治理呢?
以晏致远的才能,见他施政于郎署时已是如此。况且曲靖人民长久以来受到圣朝的教化,听命朝廷心向来已有,我知道这次行程,用中原文化使他们移风易俗譬喻反掌那么容易呀。敬请努力做好这事,不要忘记朝廷选择提拔的意思,和我的期望的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