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零陵陈知县序
(原文)零陵属永州,居九疑之麓,山水奇秀,地控三湘,①俗参百粤,民淳事简,称为易治。若柳子捕蛇说,②所谓“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者”,③今则不然矣。洪惟圣天子嗣无疆,④大历服,⑤尤慎选守令,以惠天下之民,于是钱塘陈养浩由进上出为零陵知县。去年冬秩盈一考,⑥将布政于朝,⑦吏民拳拳不忍舍去,⑧及至行在,⑨吏部书最,⑩复任道南京,给事中,夏君时等,有同门之好,
征文华其行。
予记永乐十五年秋,叨与浙江乡闱文衡,养浩中在高等。及鹿鸣宴始识之,
一旦释褐,
得易治之邑,恪体皇上选授惠民之意,兴学、崇化、劝农桑、均赋役,先德后威,奉公守法,惠泽敷流,
政声昭著,是宜考绩书最而归,以慰吏民之望也。
且闻零陵多佳山水,惟南池尤胜,诚游观佳丽者。昔崔使君之来,
其政宽以肆,
其风和以廉,
既乐其人又乐其身,故南池宴集之娱,高情雅致,至今可想。
养浩奋由科第,治邑有声,追踪古人,盖无难者。公暇游观,必多雅制,
便风能一寄我否乎。
注释:①三湘——此处泛指湖南全省。②柳子捕蛇说——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者”——捕蛇者的父辈都死于捕蛇,柳宗元深感同情说不如让官府恢复你的赋税。捕蛇者说,我捕蛇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么严重!④天子嗣无疆——皇上继承千秋万代的帝业。⑤大历服——从事治国大业。⑥秋盈一考——为官已满三年(三年要上京进行政绩考核)。⑦布政于朝——向朝廷展示政绩。⑧拳拳——情深意重的样子。⑨行在——帝王离京的住地,此处指南京。⑩吏部书最——吏部对官员政绩定为优等。道南京——路过南京。给事中,详见107篇注①。
同门——同一届中进士,称为同门。
叨与——得皇上赏脸让我参加。浙江乡闱,浙江道(相当于如今的省)选拔举人的考试。文衡,选取文章合格的人才。
鹿呜宴——科举考试后举行的宴会,因宴上歌《诗经·小雅·鹿鸣》故名。
释褐(贺hè粤音喝)——除下布衣,表示换上官服,进入仕途。
惠泽敷流——造福万民。惠,恩德;泽,受到好处;敷流,广大的民众。
南池——是零陵中风光最美的地区,加上人杰地灵,崔使君曾在此举行过著名的“南池宴集”。
崔使君——使君,奉皇命之人,此处指州官。崔使君,此处指崔灵恩,南朝梁清河东武人,遍习《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初仕北巍,后归梁为国子博士。卒于桂州刺史任上。永州,在梁朝时属桂州属地,崔灵恩选择南池举行著名的“南池宴集”。
其政宽以肆——他的政策宽松而给人一定自由施展的空间。
其风和以廉——他的作风民主而自身廉洁。
追踪古人——效法古人。
雅制——大作(指诗词、文章)。
便风——有机会顺路让人带来(陈琏为人,不肯随便为难别人)。
(译文)零陵县隶属湖南永州,地处九嶷山麓,山水奇秀,地理位置控制三湘,风俗类似广东,民风淳朴民间案件少,称为容易治理的县份。如柳宗元的《捕蛇说》:“所谓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如今不是这样了。至尊圣天子承继千秋大业,从事治理国家,尤其慎重地选拔太守和县令,以此造福万民,于是钱塘县的陈养浩由进士出任零陵县知县。去年冬天任期满了三年,将上报政绩于朝廷的时候,官民恳切挽留不忍他离去,到了南京,吏部写上考绩是最优,继续上任路过南京,给事中夏时等人,和他同年中进士的好友,征求文章光耀他的行程。
我记起永乐十五年(1417)秋天,得到皇上赏脸参与浙江乡闱选拔人才,养浩中在前列。到鹿鸣宴上始认识,一旦得进入官场,得到容易治理的县分,能够恭敬领会皇上任官惠民的本意,兴办学校、崇尚教化、劝导农桑、均衡赋税、劳役,先恩德后威严,奉公守法,造福民众,零陵民众有口皆碑,是该他政绩考核写最优而归,以此告慰官民的期望呀。
而且听说零陵有许多极美的山水,而南池尤其优美,实在是游玩观赏佳景的地方。昔日崔灵恩太守的到来,他的政策宽松让人民有自由施展的空间,他的作风民主而又自身廉洁,既使人快乐,又使自己快乐,所以南池宴集的娱乐,情操高雅至今可以想像。
陈养浩发奋由科举出身,治理县分有政治声誉,步古人后尘,那是没有什么困难的。陈公闲暇之时游玩观赏,必定有许多大作能否方便时让人带些给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