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伯徐公母太夫人墓志铭
(原文)夫人姓潘氏,讳妙泰,世为凤阳定远人。①祖讳某,父讳某,任燕山左护卫指挥同知,②母某氏,诰封淑人,③夫人毓秀德门,淑静有仪,为父母钟爱,年及笄,④归于故兴安伯徐公之子永,事舅姑尽妇道,⑤)事夫尽妻道,处内外姻戚一皆尽其道,虽居勋贵家,而自奉甚约,⑥家人化之。
中失所天,⑦哀恸几绝,丧葬咸如礼。矢励贞节,⑧抚育遗孤,及综家政,井井有条理,内外姻亲庆吊之礼,靡有或遗。居尝语诸子曰:“汝祖为国家勋臣,荣膺封爵,庆延后人。不幸汝父早世,⑨)弗获绍承,汝亨为长孙,例当袭爵,可不益加勉乎?”亨外承师教,入受慈训,以故德业成就大过于人,逮袭祖爵,功绩愈隆,声誉益著。而季子恺亦克树立,敦礼迪义,⑩为人所称,皆慈训力也。
夫人既受诰封,太夫人安享禄养,五福俱膺。正统庚申十二月十七,
以疾终于南京府第,距所生己酉正月初二,
寿七十有二,子男三:长即亨,今袭爵为兴安伯,
娶娄氏故,继王氏俱封夫人。次贞早逝,次恺娶吴氏故,继宁氏。女一,适燕山右卫指挥佥事董兴,孙男三,女孙二,曾孙男三,曾孙女一。卜于十六年辛酉某月日,
归葬湖广兴国州大冶县某山之原,
从先兆也。
亨具实以闻,皇上念其先公勋烈,与太夫人之贤,遂允其请,亨扶柩归奉襄事。先期具行实来征隧道之铭,予辞弗获。
於戏,有若太夫人诚贤母也,既述其行,复系以铭。铭曰:
维慈维淑,笃于纯祐。教子以忠,犹古贤母。
恩颁鸾诰,荣受显封。安享禄养,以寿而终。
窀穸有期,具实以闻。祔于先陇,
适符礼文。
有崇斯丘,是为幽竁。隧石有铭,用昭百世。
注释:①凤阳——唐叫濠州,洪武七年改凤阳府,因在凤凰山之南得名。是朱元璋的家乡。现属安徽省。②燕山——府名,在今河北北部及东北地区。③淑人——明清三品及奉国将军之夫人封号。④及笄——古代女子十五岁将头发梳上头顶成发髻,这个年龄叫及笄。至此可谈婚论嫁。笄(鸡jī)簪,用来固定发髻。⑤事舅姑——服侍家公家婆。⑥自奉甚约——自用很节约。⑦中失所天——古人认为“夫为妇之天”,中失所天即中年丧夫。⑧矢励卓节——誓守贞节(决心不再嫁人)。⑨早世——早逝世。⑩敦礼迪义——谨遵礼义。的爵位,她晋升为太夫人。夫人与太夫人都是潘氏,即徐亨的母亲。
正统庚申——正统五年(1440)。己酉——洪武二年(1369)。
兴安伯——兴安,州、府名,属陕西省。伯爵位分公、侯、伯、子、南五等,伯爵居其中。
卜——由风水先生选地。
湖广——湖南湖北的合称。
先兆——先指祖坟;兆指边界。
於戏——读音意思同“呜呼”,感叹声。
笃于纯祐——深深来自(笃于)某某的庇佑(佑通祐)。铭文每句只有四字,所以无法表达出来,看全文才知是徐亨的祖父,即潘氏的家公。故此句意译为:“深深庇佑自家公”。
鸾诰——朝廷封诰命妇之书上印有鸾凤图案,故称。
窀(谆zhūn)穸(夕xī)——墓穴,此处解作下葬。
祔付(付fù)——合葬。
幽竁(脆cuì)——墓穴。
(译文)夫人姓潘,名叫妙泰,世代是凤阳定远县人。祖父名叫某,父名叫某,任燕山左护卫指挥同知,母亲某,诰封淑人。夫人生在仁德之家,有温和文静的仪态,被父母痛爱,刚到十五岁嫁给前兴安伯的儿子徐永,服事公婆尽媳妇的天职,服事丈夫尽妻子的天职,对待内外姻亲都循规蹈矩,虽然身在勋爵富贵之家,而对自己十分节俭,家人都被她感化。
中年失去丈夫,痛不欲生,丧葬都依照礼仪,发誓守节,抚育孤儿,以及掌管家政,井井有条理,内外姻亲庆贺吊唁的礼仪,滴水不漏。平时对几个儿子说:“你祖上是国家的功勋大臣,荣获封爵,福气延续给后人,不幸你父早早过世,不能获得继承,你徐亨作为长孙,按例应当承袭爵位,可以不更加努力吗?”徐亨在外承受老师的教育,因此道德文章的成就大过别人,到了继承祖宗爵位(指兴安伯)功劳更高,名声更响,而小儿子徐恺也能自立,遵从礼义,为人所称赞,都是慈母教训的力量呀。
夫人既已受到诰命的封赏,如今晋升为太夫人就安享俸禄的赡养,五福都获得了。正统庚申(1440)年十二月十七,因病死于南京府第,距所生己酉(1368)年初二,寿龄七十二岁,儿子三个:长子即是徐亨,如今承袭兴安伯,娶妻娄氏已死,继娶王氏都封为夫人,次子徐贞早早逝世,又次子徐恺,娶妻吴氏已死,继娶宁氏,女一,嫁燕山右卫指挥佥事董兴,男孙三人,女孙二人,曾男孙三人,曾孙女一人。选定于正统十六年辛酉某月日归葬在湖广兴国州大冶县某山的高地上,根据祖坟选地啊,跟从祖先惯例呀。
徐亨具实上报,皇上念及他的先祖徐公功勋伟业,与及太夫人的贤惠,于是允许他的请求,徐亨扶柩归去进行丧事,先行准备履历来征求墓道的铭文,我推辞未获同意。
哎,像太夫人实在是贤母呀,既记录她的德行,又系以铭。铭说:
关怀儿女似春融,深深庇佑自家公。夫人无愧古贤母,谆谆教子以精忠。
皇恩浩荡颁鸾诰,五福齐全受显封。富贵荣华安禄养,府第峥嵘以寿终。
下葬家山已有期,以实奏闻皇上知。附葬祖坟受祀飨,礼文周到不差迟。
大冶县中得宝地,与夫泉下永相依。墓道有铭扬美德,儿孙百世见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