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朴斋诗》序
(原文)谢瑄、廷玉,世为云间人,洪武中,其家以闾右徙实京师,②尤善治生,资日以裕,而能守俭素、远浮靡,以淡泊自娱,名所居室曰:尚朴斋。翰林修撰张先生上谦尝为之记,③缙绅君子复为之歌诗,④所以广尚朴之义至矣。间谒言序其端。⑤
夫人肖形两间,⑥为万物之灵,心居中虚,⑦以治五官,⑧精气动荡,神化回潏。⑨啬其所出,⑩谨其所受,而不流于侈靡,是谓之朴。古之人制家庙,足以设祀享,不求其美;为居室,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衣服饮食,足盖形充腹,
不求其华丽珍异。汉之文帝为万乘主,
尚示朴为天下先,况齐民乎。
老子曰:
“万物之朴,
散则为器,
犹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淮南子》曰:“既出其根,复归其门,
已雕已琢还于朴。”
二子皆有反朴之言,
为士君子,可不知所尚哉。
廷玉生长金陵佳丽之地,所居适当人物繁华之所,能知事诗书、敦礼义,不惟侈靡之习,
顾以尚朴名斋,
岂不贤于人矣乎。是宜作者称扬之不已也,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乃人之恒情,诚能坚守厥志,允蹈其实,
庶有以副名斋之义,所造当有异于人矣。是为序。
注释:①云间——江苏松江县的古称。②闾右——古时城门叫闾,城门右居富人,城门左居穷人。闾右即富人区。徒实,指迁居。③翰林修撰——翰林院职官有侍读、侍讲、偏修、检讨和庶吉士等,无定员。④缙绅——详685篇注③之“搢绅”。⑤间——最近;谒言,请求作文章。⑥夫(音扶)——放在句首,表示发议论人肖形,人类显示其形象;两间,天地之间⑦心居中虚——心脏处在躯体中央而能容万物⑧以治五官——用来指挥全身的活动。五官:耳、目、鼻、口、形。⑨神化回潏——反应相协调潏(玉yù粤音术),水涌出 ⑩啬其所出——节制它的外泄。(谨其所受——严格控制它吸收。
足盖形充腹——完全遮住肢体与肚子饱。
万乘(剩shèng)——乘,古战车一乘配四匹马。
齐民——平民
老子——即李聃,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曾为周藏书室史官相传著《老子》(又名《道德经》)五千余言。
万物之朴——一切物质都有原始状态。
散则为器——经过加工之后就成为各种东西。
《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等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既出其根,复归其门。”——根与门都是指事物的原始状态,从那里出来回到那里去,与20同义。
“已雕已琢还于朴,”——从一块璞玉经过雕琢成为玉器,从玉器本不能还原为璞玉。但从反朴归真这种精神境界上说,则以朴素为美,不主张装饰
二子——指老子与淮南子。反朴之言(详原注“既出其根……”)
金陵——南京的古称,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此。
不惟——不追求。
顾以——反为。
允蹈其实——真正实行。允,真诚;蹈,实践;其,代词,指上文尚朴的信念;实、实质。
(译文)谢瑄、字廷玉,世代是松江府(今属上海)松江县人。洪武年间,他以富豪之家迁徙到京师,尤其善于农业生产,资产日益富裕,但能够坚持节俭,远离奢侈,以淡泊自处,将住宅叫尚朴斋。翰林修撰张士谦先生曾为他作过记,缙绅君子们又为他作过诗词,所以将崇尚俭朴的意义讲到淋漓尽致,最近拜访我作序文在它的前面。
人寄身于天地之间,是万物之灵,人心居中,用来指挥全身,精气动荡,意念生成,节制它的开支,谨慎它的享受,而不成为过度,这就是朴。古时候的人建设家庙,以足够摆设祭祀用品,不要求它美;作居室,以足能够遮风挡雨,不要求它大;作为衣服饮食,以足够裹住形体饱腹,不要求它华丽珍贵。汉文帝是万乘之主,尚且提倡朴素为天下之先,何况是平民呢。老子说万物都有它的原始状态,加工后就成为各种物件,就好像道演化就成为神明,流为日月,分开成为五行呀。《淮南子》说:既出其根,复归其门,已雕已琢还返于朴。老子和淮南子两人都有返朴的言论,作为士君子,难道不知道向往吗。
谢廷玉生长在金陵佳丽之地,所居住的正是人物繁华之处,能够知道学习诗书、谨遵礼义,没染上奢侈糜烂的习气,反为以尚朴来作居室的名字,岂不是高尚过人吗。是适宜作者称赞不已的呀,但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这是人之常情,能够坚守这个志向,真心实意地履行,希望以此符合斋名的意义,这种思想境界应该超越常人多了。这是我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