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贡士涂辙墓志铭

1446 故贡士涂辙墓志铭

(原文)贡士涂辙,字遵道,先世闽之温陵人,曾大父某,大父伯善,始占籍番禺,父友良,母吴氏。辙自幼颖敏,其父授古歌诗,数过辄成诵,八岁就学里中,日记数百言,遇长者谈论经史,傍侍拱听,往往能记忆,至其孝友端恪,本乎天性,稍长力学弗倦,通经史之义,或试以诗课,挥翰立成,如宿构者,人莫不叹赏,以为友良有子。

永乐壬寅,宪副筠阳潜公奇之,举为郡庠生,即有志进士业,取古今程文,穷日夜读之,充焉有得,作为文章,词理俱至,才誉迥出侪辈,尤喜王右军书,日临数幅,得其笔意,绣衣使者及藩宪诸公,考试诸生,必居前列。宣德己酉,以《伏生书》应乡试,果中高等,以会试后期,肄业于家,然资质清癯,竟以劬书致疾,药剂鍼焫俱罔效,img度不起,与父母诀曰:“儿谓读书擢科,img光显门户,岂知中途,事竟大谬,重贻亲忧,然修短有期,惟大人割爱。”言讫翛然而逝,img实庚戌冬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卜于某年月日葬某山祖茔之次。img

友良以赵君怀粲状来乞铭,且致书曰:“自辙之殁,吾心痛切,未尝一日忘之,愿赐之铭,以慰其不幸,且以纾老怀也。”其意缠绵,悲怆可念。予惟昔者墓之有铭,惟恐德美无传,必求能文辞者,勒于隧石昭之,庶其不朽。若王逢原之殁,王临川铭之;img邢敦夫之殁,黄豫章铭之。img逢原、敦夫俱有才而夭,赖二公之文,故能传于今,盖获所托也。友良念辙之亡,而图不朽于予,予岂其人乎!

然与友良托交有年,辙尝师事予,予悼之尤切,使天假之年,其德业成就,必有大过于人,岂不为斯文之光,乡邑之重,光大涂氏之门乎。奈何车甫驾而摧,马方驰而踣,img凡在朋游,img罔弗嗟悼,矧其亲乎。序而铭之,于以慰辙于地下,且以塞友良之悲也。铭曰:

呜呼遵道,士之秀也。胡丰其才,而啬其寿也。

彼苍茫茫,莫得而究也。铭以昭之,庶永传于后也。

注释:①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前十名称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为“会魁”。贡士经殿试决定出身等第,即成为进士。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②孝友——对父母好为孝,对兄弟好为友。端恪,又写作“端悫”,正直诚实。③程文——试官按八股文的程式,拟出来的文章,作为举子学习的范本。④充焉有得——颇有心得。⑤王右军——即王羲之,见750篇注③。⑥藩宪诸公——指省府高官,包括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⑦《伏生书》——即《尚书》。伏生,详382篇注①。⑧以会试后期——把上京会试作为下一步安排。⑨资质清癯(渠qú )——天生瘦弱。⑩劬书致疾——苦读过劳成病。img针焫(同“爇” ru。粤音乙,点燃),针灸。img擢科——即登科,一举成名。img翛——同“倏”(音叔),忽然,迅速。img之次——之间,傍边。img王逢原——以学术,邢居实以文采,有盛名于嘉祐,元丰间。然所为诗文,多怨抑沈愤,哀伤涕泣,若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早死,逢原年二十八,居实才二十。王临川——即王安石。王安石籍贯临川,故亦称临川 。邢居实——(1068-1087),字惇(或作敦)夫,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与苏轼、黄庭坚、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为忘年交。黄豫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img踣 (伯bó粤音白)——跌倒。img朋游——朋友同学。

(译文)贡士涂辙,字遵道,祖先是福建的温陵人。曾祖父某,祖父伯善,才落籍在广州。父亲涂友良,母亲吴氏。涂辙自幼聪明敏捷,他的父亲教授古诗词,几次过后便能朗诵,八岁在乡中私塾读书每日记住数百字,遇到长者谈论经史,就在旁边侍候恭听,往往能记住。至于他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情深,正直诚实,出自天性。稍大几岁,苦学不断,明白经史的精神实质。或者以诗来试他,挥笔即时写成,好如隔夜已经构思的样子,人们无不赞叹欣赏,认为涂友良有好儿子。

永乐壬寅(1422)年,副都御史筠阳镇的潜公认为他天资不凡,举荐他成为郡学校生,即有志于功名。取古今范文,无日无夜地读,颇有心得,所作文章,文理辞藻兼优,才名远远超过同学,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每日临摹几幅,得到他的笔意,御史以及行省地方大人,考试学生,他必定名列前茅。宣德己酉(1429)年,以《尚书》应对考试,果然中在高等,准备上京参加会试,在家里熟习课业,但体质弱瘦,竟然得了个肺痨病,药剂针灸都无效,估计没得医,与父母诀别说:“儿子以为读书能够升迁,光耀门户,岂知中途竟然大错特错,还给父亲带来忧虑。但寿命的长短有数,只望父母大人舍割所爱。”说完很快死去,实是庚戌(1430)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卜于某年月日葬在某山祖坟的旁边。

涂友良以赵怀粲写的履历来求铭文,而且致书说:“自涂辙的死,我心痛切,未有一日忘记,愿你赐予铭文,以安慰他的不幸,而且舒缓老人的心怀呀。”他情意缠绵,悲伤可怜。我认为昔有墓铭,只是恐怕美德没有流传,必须求得会文辞的人刻于碑石昭示他,希望他不朽。如王逢原的死,王安石铭记他;刑敦夫的死,黄庭坚铭记他,逢原、敦夫都有才而夭折,有赖两位大人的文辞,所以能够流传至今,那是所托得人呀。涂友良考虑涂辙的死亡,把扬名千古的希望寄托给我,我岂是这样的人啊!

但与涂友良相交多年,涂辙曾经拜我为师,我哀悼他尤其深切,假使老天给他年寿,他的德业成就,必有大过于人,岂不是斯文的光彩,乡县所依重,光大涂氏的门户么。奈何车刚驾而摧折,马刚刚驱驰而跌倒,凡所有的朋友交游,无不嗟叹哀悼,何况是他的亲人呢。序言而铭记他,以此安慰涂辙于地下,而暂且缓解涂友良的悲伤呀。铭说:

哎呀涂辙,人中俊杰。天纵奇才,为何夭折?

天意茫茫,谁知透彻?碑铭写真,千秋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