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会图诗》序

1185 《荣会图诗》序

(原文)荣会图者,吏部文选员外郎姑孰胡君□与同郡之友仕于朝者作之,以庆尚宝司丞葛君文翰也。葛君志气轩豁,种学绩文,声迈同列,登永乐甲午进士第,授户部主事,升今官员外,诸君咸以为荣。此图所由作,而形诸声诗也,间征言序其端。

余闻尚宝司设于内廷,地望清峻,非勋旧子孙及学行卓异者不轻授之。文翰一旦得预其选,岂不谓荣哉——作图之意余有以知之矣。昔之晨窗夜檠,聚首联卷,讲肄乎尧舜周孔之术,明习乎诗书礼乐之文者,此同门之好也;今而同趋金门、同簉鵷序,img际明良之嘉会,img瞻日月之清光者,img非同朝之乐乎。夫士君子出而宦游,一旦遇乎郡邑之人于数千里外,尚足以为乐,况所遇者亲戚之好、同门之雅,而又同官于朝,此荣会之图所以不可后也。文翰得之,岂不足以自庆乎。

余闻宋文潞公有同甲会,img皆一时英杰,其才识议论足以匡济于时,其道学文章足以模范当世,及老休致于家,咸得优游暮龄,以昭太平之盛,高风逸韵,至今令人犹景慕不忘。

今文翰诸君遭逢圣明,以文学进用,宜以古人自期,毋徒以禄秩之荣、位望之峻,服用之美自足,当盍簪时揖让以遵礼,img辩论以昭德,过斯规、善斯劝,各勉职业,图报圣恩,俾德泽加于时、声名著于世,将见人皆曰:何姑孰人物之盛也。如此,则不惟斯会之荣,实乡邑之荣,与斯文之荣也。它日倘有同甲之会,又岂不自兹会始乎。

注释:①姑孰——水名,亦古城名,在安徽当涂县。②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设卿一人,正五品,少卿一人、从五品,司丞三人、正六品。③种学绩文——将进修学问比作耕耘,将著书立说比作织布。工夫到了,自见成效。可意译为潜心文墨。④形诸声诗——形指文体表现;诸,等于“之于”两字连用。这个‘声’字指宋词。在唐朝,只有皇宫、诸侯配享音乐,孔子是素王,待遇与诸侯同,所以祭孔时也用“弦歌”,一边演奏乐曲,一边唱歌。到宋朝,生活逐渐糜烂,有钱的人们都追求上等生活,所以发展成宋词,从唐朝的乐府发展成为宋词,凡有烟火处都有伎女(陪唱为主)演唱宋词。琴轩公自重身份,尘埃落定后,依旧不染尘。终其一生未作过一阕以宋词牌为定格的词。尽管如此,但不能阻止同筵的人作词奏乐。他的生活态度是“和光同尘”,洁身自好。⑤间——最近。⑥地望——地位与名望。⑦夜檠(擎qíng)——槃,原义时灯架,借指灯。晨窗夜读,指苦读。⑧聚首联卷——指同窗共读,卷指书卷。联卷彼此的书挨着书。⑨尧舜周孔之术——唐尧、虞舜、周公、孔子的理想。⑩金门——即金马门,引中为宫门img同簉鹓序——并列朝班。簉(造zào)副的,附属的;鹓一种行进有序的鸟,因而以鵷序比喻朝廷上众臣朝拜君王的队伍。img明良——明君良臣的简称。img日月之清光——日月比喻帝皇。武则天曾给自己起名“曌”,寓意是“日月当空”,她的灵感亦是来于此。img同甲会——写北宋宰相文彦博退居洛阳后,排下小宴请同年同甲程珦、司马旦、席汝言三人聚饮。席间说:同乡同甲幸同朝,异姓同袍乐意饶。img盍簪——指衣冠聚会。盍,同合;簪,指簪缨。官员聚首,发簪合到一处,这是以物代人的写法。

(译文)《荣会图》这画,是吏部员外郎姑孰郡胡君与同郡好友又同仕于朝的一个人,一同绘制用来庆贺尚宝司丞葛文翰的呀。葛文翰的志气高远,好学多才,声誉高于同辈,登上永乐甲午(1403)科的进士第,授予户部主事,升迁至如今的官职员外郎,几位士君子都以为是荣幸。此图因此而作,而配以诗和词呀,曾经征求我的序言在它的前面。

我知道尚宝司设在内廷,地位和声望崇高,不是有功勋的旧臣的子孙和学问品行优异的人是不会轻易授予他的。葛文翰一旦得到这个选拔,岂不是很荣幸吗。作图的意思我清楚了,昔日晨窗夜灯,聚在一起读书,讲究尧舜周孔的儒术,白天练习诗书礼乐的文章,这是同学的情份呀;今日一起赶赴午门、共列朝班,遭际君圣臣良的盛会,瞻仰天颜,不就是同朝的快乐吗。士大夫君子出来当官,一旦相遇郡县的人在数千里之外,尚且足以为快乐,况且所遇见的人是亲戚、同门,而且又同朝为官,这就是这幅《荣会图》所以不可以等候呀。葛文翰得到它,岂不是足以自我庆幸吗。

我听说宋代文潞公有同甲会,都是一时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才能见识议论足以匡时济世,他们的文章足以是当代的模范,及至退休在家,都得到优游于暮年,以此昭示太平盛世的鼎盛,高尚飘逸的风韵,至今令人景仰难以忘记。

如今葛文翰几位君子遭逢圣朝,以文学得以致用,应该以古代贤人为榜样,不要光以官位之荣、声望之高、用度之美为满足,当良朋聚会时,进退要遵礼,议论以明德,有过错及时规谏,有贤良的及时表彰。各自勉励做好自己的职业,以祈报答圣恩,让圣德泽润于当时、声名显著于世,将会见到人们都说:为什么姑孰县的人物兴盛到这般啊,那么不单是这个会的光荣,实质是乡县的光荣,和斯文的光荣啊。它日倘若还有同甲会的聚会,又岂知不是由这个荣会开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