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阳先生赞①
2025年09月26日
1293 张伯阳先生赞
①
(原文)盛德之容,玉雪同妍。衣冠楚楚,②俨然癯仙。③
振河汾之遗响,④溯伊洛之渊源。⑤
行之纯足以正乎风俗,德之厚足以遗乎曾玄。
盖丹青可得,⑥而恍怫者,⑦平生之像;而不能窥其涯涘者胸中之天。⑧
高哉,先生当世之贤。
注释:①张伯阳——细味全诗,他应该是陈琏同乡好友,又是一代宗师,故称为“当代之贤”。此图应是陈琏手笔,赞亦为他而题。②楚楚——鲜明的样子。③俨然——很像;癯(渠qú)仙,瘦骨仙。④河汾——黄河与汾水(在山西)间,隋代大儒王通在此设教,唐朝开国元勋多是他的门人。他仿古作《六经》,又作《中说》来比作孔夫子之《论语》。河汾之遗响,就是王通遗风。振,重新兴起。⑤溯——向河水发源处而向上追寻。伊洛,指伊川和洛水,北宋程颐曾居于嵩县西北,地临伊川。二程、邵雍等又都长期在洛水之北的洛阳居住、讲学。朱熹把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及其弟子的行状、墓志铭、遗事等传记资料,排成理学谱系并以二程为中心,溯源探流,所以称此。陈琏下笔,入木三分,因得自唐诗秘诀,善于用典,你看他用“河汾遗响”、“伊洛渊源”两典把张伯阳的一代宗师的形象一下写活,省却多少笔墨!⑥丹青——原是绘画的两种颜料,引申为图画。⑦恍怫——相似。⑧涯涘(寺sì)——水域的边岸。
(译文)道德高尚的容貌,如同玉雪般纯真。衣冠楚楚,俨然瘦仙。
发扬河汾宗师的风范,追随伊洛二程的足迹。
纯粹的品行足以矫正风俗,道德的深厚足以遗传给后人。
用颜料可以画到大致接近的是平生的画像,而不能探索他边际的,是胸中的天。高远哪,先生是当世的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