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亭诗》序
(原文)今年夏五月,余考绩至京师,①监察御史合浦朱君惠出《嘉莲亭诗》一卷谓予日:②“吾大父尝于所居东凿一池,③种莲自娱,及捐馆舍,④莲亦衰歇,逾五十年不生。永乐二年夏,池中忽睹数点状犹青钱,又数日,有亭亭出水如翠盖者,又逾旬,绿叶红花已盈池矣,云锦灿烂、清香袭人。时先人靖州同知府君谢官归,⑤嘉而爱之,遂于池边构一亭为游玩所,乡里亲朋闻而观者,莫不咨嗟叹息,以为嘉瑞。越明年,吾忝中乡试归,先人名亭曰:‘嘉莲’。
今莲虽盛犹昔,而先人不可得而见矣。吾自叨禄于朝,追惟先人爱莲之意,及斯亭之胜,恒往来于怀。于是命工绘而为图,缙绅先生咸形诸声诗,⑥愿一言以纪其实。”⑦
余惟穹壤间物之微者草木也,⑧乃若钟乎和粹、⑨发为英华,一荣一悴似不偶然者,故阙里之桧,⑩关斯文之兴衰,田家之荆,係门祚之隆替,然则草木关于人事有自来矣。斯莲种于乃祖,既盛而衰,及同知公休致于家,一旦复生,以符君登第显仕之兆,是可委之偶然哉。世之言天者,尝征于人,若嘉莲之生可见矣。
且天地之和,惟人所召,如黄霸在颍川而嘉谷生,张堪在渔阳而嘉麦秀,
是盖有足征者。嘉莲再生,为君家之瑞,岂殊是哉。是宜诸贤喜谈乐道,而播诸歌咏也,
且君久居风纪,
有声中外,盖足以应嘉莲之瑞,以副同知公名亭之意,然则斯亭之名,亦因之不朽,岂徒为一佳话而已哉。
注释:①考绩——古人为官,三年为一任,任满上京接受政绩的考核,以定升降去留②监察御史——都察院属下的法官。合浦,县名,属广西壮族自治区。③大父——祖父④捐馆舍——指逝世,人死了,自然住房财产都抛下。⑤先人——称死去的父亲同知,州官的副职。府君,称已逝世的父亲。⑥)缙绅——详见685篇注③。声诗,宋词多由妓女边弹边唱,故称声诗。⑦一言——一篇文章。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言,就是指文章、著作。⑧穹壤——穹(音穷),指天;壤,指地。⑨乃若——就如;钟乎和粹,凝聚于和气。⑩阙(缺quē)里——孔子的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在城楼背后,故名。阙,城楼。桧——常绿乔木,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昔者火烧阙里桧,仲尼寂寞斯文坠,桧得圣人之灵气,特别青翠,圣人谢世,桧树亦萎。田家之荆——田家因兄弟分家而荆树凋谢,兄弟和睦而又枝繁叶茂。主张兄弟不分家的典故
黄霸——(前130一前51)是中国西汉时有名大臣。淮阳阳夏人,为人明察秋毫,心思敏捷,通晓文法,而又性情温良懂得谦让,有智慧,担任颍川太守时,善于组织调度下属。他大力推行教化,劝农种植。嘉谷——禾穗多串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
张堪——公元39年到46年期间张堪拜渔阳太守。他是个文武全才,在军事上,打得北部奴不敢入犯,经济上创造性的落实了光武帝刘秀的休养生息的国策,出现了史学家称为的“渔阳惠政”。百姓歌曰:“桑无附歧,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播诸歌咏——指填词歌咏。(
居风纪——执掌法度纲纪。
(译文)今年夏天五月,我因接受政绩考核而到南京,监察御史合浦县的朱惠取出《嘉莲亭诗》一卷对我说:“我祖父曾经在住宅东面开凿一个池塘,种莲自我娱乐,到他逝世后,莲亦衰败消失,超过五十年不再生长。永乐二年(1404)夏天,池中忽然看见几点形状如钱币一般的绿色,又几天,有幽雅出水如绿盖的绿叶,又过了十几天,绿叶红花已经满满的长满池塘了,云锦一般灿烂、清香袭人。当时任靖州同知的先父辞官归来喜爱上这个池塘,于是在池塘边建筑一座亭作为游玩的场所,乡里亲朋来观看的人,没有不感叹的,认为这是美好吉详的预兆。到第二年,我惭愧地有幸在乡试中考上举人,归来,先父把建造的亭取名为‘嘉莲’。
如今莲花虽然旺盛好像往日一样,而先人已不可能再见到了。我自从食禄于朝廷,追思先人爱莲的心意,以及这座亭的胜景,经常念念不忘。于是命画工绘制成图,有头有脸的人都以宋词加以赞美,希望你写个序言来纪实此事。”
我认为天地之间事物最微末的是草木呀,就如凝聚于和气、绽放为美好的花朵,一枯一荣并不是偶然的事情,所以孔子故乡的桧树,关系着儒家斯文的兴落;田家的荆树,关系着家世的盛败,那么草木关乎人事历来是有先例的呀。这个嘉莲由你的祖父种植,由兴盛而衰败,及至同知公退休回家,一旦再生长,正合符你及第登上仕途成为好预兆,岂只是归于偶然呢。世间谈说天命的人,曾经求证于人,如嘉莲的重生就可以得到见证了。
而且天地之间的和气,只有人才能够招来的,如同黄霸在颍川而嘉谷生长,张堪在渔阳而嘉麦秀美,这些事例是足可以考证的。嘉莲再生,是你家的吉祥的预兆,岂会是例外呢。是适宜于君子们喜谈乐道,而传播于诗词咏唱呀,而且你久处于监察纪律,有声誉于朝中朝外,足以承受嘉莲的吉祥预兆,以合符同知公取嘉莲亭的含意,那么这座亭的名字,亦将因此而不朽,岂只是一时的佳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