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建孙布政之任序

1223 送福建孙布政之任序

(原文)福建古闽越地,至秦列于中国,汉属会稽郡,唐置建、泉、福为三州,王审知人福州,升威武军。宋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中,分为福建路、升帅府、置提刑司,始为大藩矣。晋永嘉之时,中州衣冠士族多趋之,唐李锜、常衮以崇学,兴贤为务,若欧阳詹、林蕴辈相继登朝,宋乾道中,有百里三状元之称,及杨龟山、真西山,考亭朱夫子以道学倡,而福建儒风之盛,闻于海内,昔人谓海濒几及洙泗,信矣。

入国朝,于福建置都布宪三司,方面之任,img必慎其人,非素有德望者不轻授之,以其表率属郡、下民休戚攸系也。今年夏六月,工部营缮郎中孙君昇,为廷臣荐,升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其旧同寅员外郎张文清等,谒文为赠,予素重君为人,有不可辞者。

君世家兖之济宁,其地密迩阙里、img风气完厚,士生其间,淳笃忠信,习尚礼义,蔼然有邹鲁风,img其奋由儒术登膴仕、img策勋名者,img往往有焉。君在永乐初,发身胄监,img历职郎署,img声光煜煜闻于两京,致有今日。然则朝廷待君之厚也如此,可不图报以承宠光乎。

矧福建为大藩,自唐宋来,以文章道学、科第政事显者,彬彬乎其盛。至国朝其盛有加于昔,兹行必能承流宣化,img而振作之,俾儒风益振,惠泽旁敷,则勋业愈隆,声光愈著,卓然为方岳名臣,img庶有以副朝廷委寄之重,不负廷荐之公也。君行矣,予尚洗耳以听政誉之至。img

注释:①闽越——闽,古国名,五代十国之一。唐末王审之为威武军节度使,五代梁时封为闽王。其子王延军称帝,据有今福建地。越,古国名,也称於越。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余,封于会稽。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称霸,战国时为楚所灭。②建州——即今南平市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1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福州——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③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又字详卿,军中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人兄弟3人,他排行老三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王审知兄弟投奔王绪起义军,随之入闽由于王绪滥杀将士,引起了兵变,将士们推举王审知兄王潮为帅后来,王审知接受唐朝廷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威武军——唐置,治神州,今福建闽侯县治,元和中为观察使,乾宁中升为威武军节度使,领福、泉、汀、建、漳五州,今福建省地,景福初为五潮所据,吴越亦曰威武军,宋亦置威武军节度,后升为福安府。④永嘉——晋朝在八王之乱后,晋惠帝去世。由晋怀帝即位,年号永嘉。⑤李锜(740-807)——唐朝宗室,唐宪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割据自雄,因叛变被杀。淄川王李孝同的五世孙,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八世孙。常衮——字夷甫,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55)。大历九年(774)升礼部侍郎。连续三年主科考。处事谨慎、墨守成规。大历十二年(777)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追赠为尚书左仆射。⑥欧阳詹(755-800)——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祖父欧阳衍温州长史(祖母范士安妹范士宝)父欧阳昌博罗县丞(母唐进士散骑常侍黄昌朝妹黄昌靖),妻林萍(林蕴妹),欧阳詹著有《欧阳行周文集》8卷。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欧阳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传至欧阳詹为六世孙。欧阳詹的祖父、父亲、两个大哥都是唐代闽越的地方官吏。林蕴——生于唐代,(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字复梦,福建莆田人,林藻之弟。为唐刺史林披的第六子。他博学广知,秉性鲠直。⑦百里三状元——南宋乾道二至八年(公元1166-1172年),七年三科取士,永泰人萧国良、郑乔、黄定三人于宋乾道二年、五年、八年连连高中状元,轰动朝野,举国传为美谈。我国科举史上,一连三科的状元被同一县的士子所蝉联,只有一个永泰县。可谓空前绝后。⑧杨龟山——杨时(1053-1135),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学号龟山先生。世居南剑州将乐县北龟山真西山——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更为希元,号西山。后世称其西山先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晋阳镇)人。考亭朱夫子——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⑨洙泗——孔子讲学,在洙、泗四二水之间。世因以洙泗为孔子教泽之代称。古洙水在今泗水县地合泗水,会流至曲阜北,分为二水,洙在北,泗四在南。后世洙水改道入汶水,与泗水隔绝,故道已湮。⑩都布宪三司——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为行省中军、政、法三大机构。img方面之任——地方官员的任用。img密迩阙里——挨近孔子故居曲阜之阙里。阙,指城楼;里,指里面。img邹鲁风——孔子生于鲁,孟子生于邹,故邹鲁风指文风。img膴(武wǔ)仕——高官厚禄。img策——将功劳记在功劳簿上。勋名,立功人的姓名。img胄监——国子监。img郎署——六部属员办公室。img承流宣化——贯彻朝廷精神,使民众感悟。img方岳——犹如大山坐镇一方。img洗耳以听——表示恭敬地听。

(译文)福建是古时候闽越王的土地,至秦始皇的时候列入中国的版图,汉代时属于会稽郡,唐朝时设置建、泉、福三个州,王审知进入福州之后,升为威武军。宋朝时属于两浙的西南路,雍熙(984-987)年间,分设为福建路、升置帅府、设置提刑使司,才成为重要的州郡了。晋朝永嘉(307-311)那个时候,中原的衣冠大族多数迁徙至福建,唐朝的李锜、常衮两人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如欧阳詹、林蕴等人相继登上朝堂,宋朝乾道(1166)年间,福建有百里三状元的称号,以及杨龟山、真西山,和考亭的朱夫子以理学作为倡导,而致使福建的文风,闻名于海内,昔日人说闽越几乎比得上孔子执教过的洙泗,我是相信了。

进入国朝,在福建设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个司,方面大臣的职任,必须要慎重地选择,若非是一向有道德声望的人不会轻易地授予他,因为要以他为属郡的榜样,下面民众的命运攸关呀。

今年夏六月工部营缮郎中孙昇,被廷臣推荐,升为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他旧时的同事员外郎张文清等人请求我作文章作为赠送,我向来尊重孙君的为人,所以义不容辞。

孙君世代家在山东兖州的济宁,那个地方很接近孔子的故乡阙里,风气完美淳厚,文人生在这个地方,坚守忠信,崇尚礼义,充满着邹鲁的风气,发奋由科举登上高官厚禄、建功扬名,比比皆是。孙昇在永乐初年,由国子监出身,历来供职在六部公署,光芒四射,闻名两京,致有今日的提拔。既然朝廷对孙昇如此皇恩浩荡,何不图报来承接朝廷的关爱呢。

况且福建是大省,自唐宋以来,以文章理学、政绩扬名的,尽现文彩风流,十分兴盛。到国朝的鼎盛更加胜于旧时,这次行程必定能够贯彻朝廷意旨,而带好这个头,让文风更劲,造福万民。这样你的功德更高,名声更响亮,成为地方大员,希望合符朝廷的重托,不会辜负朝廷的推荐呀。孙君起程了,我还在洗耳恭听政绩声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