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梁子敬墓志铭

1427 处士梁子敬墓志铭

(原文)处士讳敬,字子敬,世为东莞木绵塘人。大父讳高,潜德弗耀,父真,富学识,而性刚直,元季雄据乡土者,气焰赫然,见之则加礼待,或咨以筹策,力劝绥辑,毋肆酷虐,其言恳切无少避,群小憾之,竟为所害,人莫不痛惜焉。时处士尚幼,从母黄氏及二兄避难他境,后以不获复雠为恨,有谈此事者,则潸然饮泣,哀不自胜。

洪武初,始复故居,奉母敬兄为谨,尤善治生,资日饶裕,遂假商至吴浙诸郡,获从贤士大夫游,名胜之境、释老之庐,莫不至焉。见姑苏灵岩寺僧缺蔬圃,遂以钱市民地七十亩,施为常住,寺三门久坏,复为修建,至今以檀越祀之。

其为人敏而嗜学,猎涉书史,自从南归,襟度知识,迥与人殊,义洽姻亲,惠沾贫匮,遇良辰美景,辄治具速亲友,以诗酒自娱,有古人风度。故元壬戌十二月十七日,其生也,洪武丁丑十一月二十五日其终也,寿七十有六。次年戊寅,葬平地山之原庚向,礼也,配袁氏,有淑德,闺仪壶范,姻族取则,得年五十有六而终,祔葬处士墓右。子男一,仲逊,女二,刘仁达、李康成婿也。孙男四:长惠仁、次惠义、惠礼、惠智,曾孙男十二。惠仁遣其季惠智来南京,以予友邬玄中所述状,偕锦衣卫指挥同邑徐怀信来乞铭,予同邑也,谊不可辞,既叙其事,复系以铭,铭曰:

吁嗟处士,其志崛奇。早罹艰棘,母兄是依。

父雠未报,终身以悲。倦游而归,安分自怡。

以寿而终,宅兆孔宜。img著其德辉,img隧石有辞。img

注释:①处士——隐居家乡的人。讳(惠huì粤音伟、莞音伟、肺),称已死的长者。②潜德弗耀——行善不为人知,多指未入官场的人。③绥辑——安分和睦。④治生——从事生产。⑤寺三门——后泛指寺院。佛门称三门,指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合称三解脱门。⑥义洽姻亲——与人为善,跟亲戚感情好。⑦祔(付fù)——合葬。⑧崛奇——特别高。⑨早罹(离1í)——早受;艰棘,困苦。⑩父雠——同“父仇”。img宅兆——坟堂的风水;孔宜,十分合适。孔,大。img著其德辉——记录他的人生闪亮点。img隧石——立在墓道的碑。

(译文)处士名叫梁敬,字子敬,世代是东莞木绵塘人。祖父名叫梁高,有操守没功名;父亲名梁真,学识丰富,而性格刚直。元朝晚年雄据乡村的人,气焰嚣张,看见他就以礼相待,或向他咨询筹划计策,他极力劝强人安分收敛,不能放肆地施行暴虐,他的言语恳切没有避忌,众小人怨恨他,竟然被害,人们无不感到痛惜啊。当时处士尚且年幼,跟从母亲黄氏以及二位兄长避难在其他地方,后来以不能复仇为恨事,听到谈论这件事,就潸然饮泣,悲哀到不能控制。

洪武初年,才回到故居,侍母敬兄谨慎,尤其善于治理家业,资产日渐富饶。于是借经商到吴浙之间州郡的机会,获得跟从贤士大夫学习,名山胜水,以及佛堂道观,没有去不到的,看见姑苏灵岩寺僧缺少菜地,于是用钱买下民地七十亩,施舍作为寺观的财产,寺院毁坏许久,又为他们修建,至今仍以施主来祭祀他。

他为人聪敏而爱好学习,浏览书史,自从向南归来,胸襟气度知识,各方面与人大不相同,仁义融洽于姻亲,恩惠分沾于贫困,遇到良辰美景,都整治酒席促请亲友,以诗酒自娱,有古人的风度。生于故元壬戌(1322)年十二月十七日,逝世于洪武丁丑(139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寿龄七十六岁。

次年戊寅,葬于平地山的高地庚向,这是礼制。原配袁氏,有贤淑的德行,闺阁的榜样,妇女的楷模姻亲作为准则,享年五十六岁,而死后祔葬处士墓边。儿子一个,名仲逊,女儿两个,刘仁达、李康成女婿呀。男孙四个:长子惠仁、次子惠义、惠礼、惠智,曾孙男十二。梁惠仁派遣他的小弟梁惠智来南京,以我友邬玄中所写的履历,陪同锦衣卫指挥同县的徐怀信来请求铭文。我是同县呀,乡谊不可推辞,既记录他的事,又加上铭,铭说:

感叹处士,抱负不群。早年苦困,母兄最亲。

父仇未报,悲痛终身。倦游归里,安分怡神。

以寿而终,吉地新坟。昭示美德,请看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