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胡母袁氏诞辰序
(原文)人生七十以为稀有,矧寿介八秩,①子孙皆贤,家庭复殷乎。若六峰胡叔达之母袁氏,盖福寿兼备者也,今年春正月寿介八秩,滁阳李琬等,不远二百里来南京谒文为之庆。
予记永乐中出守滁阳,闻士君子称胡母与叔远昆仲之贤不置口,予素乐道人之善,乌得不为之一言乎。②凡世之为人子者,莫不欲其亲之寿,然亲虽寿而家力不足,则供养弗给,或家力稍裕,而子孙不能以皆贤,亦奚足为乐哉。③惟寿而富,子孙皆贤,然后为乐,以胡母观之,可无憾矣。
胡母生于富家,逮归叔达父、余杭税使文佐,④能以节俭兴家,不幸中年失所天,⑤矢不食他姓,⑥抚育遗孤,以承宗祀,逮综家政,贤淑之行,仪于宗族。今鹤发童颜、福寿兼备,而叔达兄弟俱能笃于孝敬,甘旨之奉未尝缺,⑦诸孙满前,又能极恭顺之礼,和气萃于一门,家声振于六合。⑧孰不为之赞叹,且人之寿出于天,身之康强、家之隆盛、子孙之皆贤,夫岂偶然哉。《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胡母观之,益信。将见寿筵弘启,贺客升堂,有读余文者,亦必为之庆喜云。
注释:①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八秩,十年为一秩,八秩即八十岁。②乌得——怎得。③奚——何。④余杭——明清指杭州府。税使,税课司的主管官员。该司掌管税收及税契等事。文佐,掌笔墨及文书进出的属员,是职务,不是人名。⑤失所天——古代礼法,君为臣天,夫为妇天。如今亦称夫为全家顶梁柱。⑥矢——发誓;不食他姓,绝不改嫁。⑦甘旨之奉——可口的食物供给。⑧六合——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下为六合。
(译文)人生七十以为少见,况且寿龄到八十,子孙都贤德,家庭又殷实呢。如六峰乡的胡叔达的母亲袁氏,就是福寿双全的人呀,今年正月寿龄到了八十,滁阳李琬等人,不远二百里来到南京拜请我作文为她庆贺。
我记起永乐年间出任滁阳太守的时候,听闻士大夫君子们称赞胡母和胡叔达兄弟的贤德不绝口,我向来喜欢说人的善良,怎能够不为他说一句话呢。凡世间为人子的人,没有不想他的亲人长寿,但亲人虽然长寿而家庭不富有,那么供养就力不从心,或者家庭能力稍为富裕,而子孙不能够都贤惠,也不足成为乐事啊。惟有长寿而富裕,子孙都贤德,然后成为乐事,以胡母来看,可以说是无可遗憾了。
胡母生于富裕的家庭,到嫁归胡叔达的父亲余杭税使胡文佐,能够勤俭兴家,不幸中年丧夫,发誓绝不改嫁,抚育遗孤,以继承宗族的祭祀,到总领家庭的政务,贤淑的德行,成为宗族的仪表。如今鹤发童颜、福寿双全,而叔达兄弟衷心孝敬,美味食物从来不缺,儿孙满堂,又能百依百顺,和气聚集于一门,家声扬名于天地。谁能够不为之赞叹,况且人的寿命出于天,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兴盛、子孙的都贤惠,这难道是偶然的吗。《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以胡母来看这句话,我更加相信。将看见寿筵大开,拜贺的客人走上堂来。有读到我这篇序文的人,也必然为之庆贺而欢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