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核改革
找出改革内容的评价点,同时以单一试卷考试考核转变为过程与结果综合考核。如到课率、抬头率、提问率、互动率、课堂笑声、交作业情况、作业质量情况、课堂讨论情况、测验情况、学科竞赛、单元测验、期末考试、以证代考、学分互换(互认)等等,主要考核评价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5]。同时加强教学运行秩序和教学质量监控,如建立网上测评体系、教师自评、教师互评、教学督导、领导听课、教学信息员反馈等。
应用型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起点和不同班级,制订符合实际的课程标准(大纲),编写不同讲义(教材),采用不同授课方式和测评体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人际沟通交流习惯,重点要放在专业需要和可能实现上,掌握必要的主渠道知识,用多维和非线性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6]。同时,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师、课堂和学生,要紧紧围绕为专业服务和增强就业能力这两个主要目标,全员行动,扎实推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
参考资料
[1]王宏义.浅析民办高校基础课程改革——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东方教育,2015(3)
[2]李进华.安徽大学实施“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3]李永.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5)
[4]杜舒亚.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5)
[5]秦梅宝.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教育界,2016(6)
[6]林远健.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下本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探讨——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2015(14)
作者简介
1.罗共和(1949—),上海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电影学与播音主持
2.罗思(1981—),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文学创作
3.蒲爱民(1979—),四川广元人,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电子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