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坐标轴概念在英语时态学习中的运用
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将抽象的正负数概念和函数公式转换为形象的坐标轴,以便更为直观的描述,如图1所示(−1与+1)。

图1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可以引入坐标轴概念,把抽象的时态概念在坐标轴上进行形象化,也能更加直观地表现不同时态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将由简到繁,讲解如何在坐标轴上形象化英语时态概念。
假设原点“0”的位置为现在的时间,原点右边(正数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则为时间的走向,那么,相反方向,即原点的左边(负数方向)则为过去的时间。
例9: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
1)I was a student.(过去时态) 我过去是一个学生。
2)I am a teacher.(现在时态) 我现在是一名老师。
3)I will be a mother.(将来时态) 我将会成为一个妈妈。
学生在时态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对抽象的时间概念,如“someday”、“one day”等不太理解,可以将时间具体化,即在学习过程中,给句子拟加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假设现在的时间即原点的位置为早上10点整(10:00am)。
1)I was a student.(过去时态) 我过去是一个学生。(2010年)
2)I am a teacher.(现在时态) 我现在是一名老师。(现在,早上10:00)
3)I will be a mother.(将来时态) 我将会成为一个妈妈。(2021年)
按照前文提到的,原点“0”为现在的时间,即早上10点整;A为过去的时间,即2010年;B则为将来的时间,即2021年。

如果把例9中的三个句子放到数轴上去表现,那么,A=“I was a student.”表示过去,2010年;0=“I am a teacher.”表示现在,早上10点整;B=“I will be a mother.”表示将来,2021年。从这个数轴就能很清晰地看出不同时态的表达方法。下面笔者将以更复杂的时态作为范例。
例10:我学英语10年了。
我们先分解这句汉语句子,并且具体化时间:
1)我十年前(2010年)开始学习英语;(过去)
2)我还在学英语;(现在)
3)我可能还会继续学英语。(将来)
这个句子是一个动态化的时间,不是单一的现在、过去或者将来时态,那么,可以用区间的方式来理解这句话。

我从2010年(A点)开始学习英语,可能这个学习的动作就在现在(0点)停止学习,也可能持续到将来的一个时间(B点)。句子强调的是到现在这个时间点(0点)为止,我已经学习了十年时间,即A点—0点,这个动作可能到此终止,也可能持续下去,那么,我们可以选用现在完成时态,即翻译为
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10 years.
通过数学中的坐标轴形象化时态这一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动作的起、始和发展的方向。下面例句中的选择题是英语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选择题,也是学生十分容易做错的题。笔者将用坐标轴的方法将其简化。
例11: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cinema,all tickets for“The Merchant of Venice”____X___out.
A.were sold B.was sold C.had been sold D.have been sold
以上例句的考点是“时态”。先分解以上例句,找出各个时间点,并在坐标轴上标注出来。
1)“I got to the cinema”,从这个部分可以看出,去电影院的时间为过去的某个点。同样假设现在的时间为晚上10点整(10:00pm),我去电影院的时间则可以假设为晚上9点整(9:00pm);
2)“by the time”是指“到……时候”,它紧跟“I got to the cinema”这句话,那么可以确定,这个短语所指的时间节点是晚上9点整(9:00pm);
3)主句“all tickets for“The Merchant of Venice” X sold out”,表示所有的票都被卖完了。
以上就是拆分之后的句子。

假设从A点开始售票,票可能在A—B之间的C点就已经售完了,C点可以是下午5点到晚上9点之间的任何时间,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截至晚上9点整,票已经卖完了。那么可以得出以下两个隐含条件:
1)B点是原点左边的时间点,即过去的时间,使用过去时态;
2)票在B点到来之前就卖完了,使用完成时态。
综合以上的分析,这句话的正确时态应为“过去完成时态”,那么以上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答案是过去完成时态,故而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英语语法的学习可以与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相结合,从而使英语语法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该语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