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艺术特色的艺术学院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
傅 赟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就业处 成都 611331
摘 要:近几年,艺考热在全国“越浇越热”,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全国就业形势与应运而生的高校职业指导,部分艺术类院校开始居安思危,求索创新。本文首先从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明确定位谈起,分析指出艺术类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对当前我国艺术类高等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后,针对性提出了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和改进职业指导方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期望艺术类院校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把职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达到人才匹配。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定位;现状;对策
近几年,艺术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形形色色的艺术类考前培训班也在各地创办起来。刚开始,阳春白雪的艺术受到大众追捧还迎来不少的赞叹声,但当艺考热持续高烧,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担忧起来。在艺考热中,有中学追求升学率目标的助推,有家长“让孩子有个学上”想法的妥协,有高校普遍增设艺术专业、扩大招生名额的拉动。种种原因导致考生在高中二年级甚至是更晚一些时候,文化课平平的考生转攻艺术成了相当普遍的现象,他们想争取先跨进大学的门槛,这样就能为将来保住一个饭碗。然而,这样的结果自然而然是未来几年,艺术专业人才大批量增加,就业压力会加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毕业时的出路如何,毋庸置疑就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联想到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初次就业率仅在70%左右,而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有人因此强烈呼吁,应该在大学生入学时即开展职业教育。然而,真正的反思应该意味着有所突破和创新。那么,艺术学校如何引导大中专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毕业后的就业走向,结合自己原来的文化基础,选报适合自己的情况学习专业,了解就业形势;如何引导学生从就业的角度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立志刻苦学习,掌握就业本领,提高职业素质;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结合自身的情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定位,顺利就业等等,这些都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研究透和解决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