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析

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析

纪 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 成都 611331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对于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分析和创业抗挫能力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自由创造力和创造热情,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首要关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一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其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竞争力不高,同时,由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个别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无法越过心理障碍,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心理疾病从而选择半途而废,或者自暴自弃。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抗挫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增强民办高校竞争力和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