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表现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三、肢体语言表现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就有声语言的表达而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语言训练对其表演方式以及表演层次的提高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当表达者在表达有声语言之前,需首先细致地分析作品的背景以及该作品所想发表出的情感,并用心揣摩表达该作品应采用怎样的语言技巧,如此才能正确地理解到作品真正想要表达出的情绪,继而表现出作品所隐藏的内涵。当然,在此过程中,若能再搭配适当的肢体语言,将能让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趋完美。因此,作为表达者,其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时,尚需结合作品情境去探索任务的性格与情感等特点,继而将各种语言技巧灵活地运用到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如此方能为自身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增添活力,使其生动化、形象化。就人物塑造而言,作为表达者,首先需总结出作品任务的主体特征。通常情况下,所塑造的人物特征与语言之间必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而要想正确把握作品中人物主体的特征,需首先弄清作品的主体思想与脉络,之后再来表现所塑造的人物方式明智之举。可见,表达者务必要加强对自身的肢体语言训练。

作为表达者,其在进行肢体训练时,应首先明确何谓肢体语言,主题语言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表达有声语言过程中,肢体语言能起到怎样的作用等。唯有对这些基础的理论了若指掌,方可明确自身的学习与研究方向,促使表达者能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观察,从而提炼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肢体语言,进而懂得如何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灵活运用,并确保这些肢体语言的运用恰如其分。当然,针对肢体语言的训练,亦可采取观观摩中国传统戏曲或舞剧剧目,以了解其他表演者在表达有声语言过程中是怎样运用肢体语言,分析这样运用有怎样的好处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任务的个性与特点。当表达者对这些肢体动作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后,再将其原理运用于自身所想表达的作品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表演者对肢体语言的实际运用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