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2025年10月14日
五、结语
希望通过以上创新策略为西部院校创新主持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使培养的创新型主持人才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博专结合的知识准备;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未来能够以创新性应用人才的身份活跃在媒体工作中,做到“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凭借自己的创造性创作为广播电视媒体和受众服务,并成为媒体团队中起领军与核心作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资料
[1]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6):114
[2]张晓燕.对主持人选拔及培养模式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12
[3]张洪硕.关于电视主持人培养的思考[J].广电传媒,2007(2):70
[4]李友生.创新语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5):43
[5]牛娜.培养主持人的核心能力[J].新闻爱好者,2010(3)102
[6]吴郁.节目主持能力训练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7]马德秀.造就拔尖人才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8):6-7
[8]李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
[9]李辉.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9(3)142
作者简介
李丹(1983—),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节目主持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