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和化妆的舞台美术节奏

二、服装和化妆的舞台美术节奏

化妆和服装是指对演员的人物装扮[11],服装在话剧表演中是塑造演员的角色形象、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呈现演出风格的作用。在话剧的演出中,服装带给我们的舞台美术的节奏是针对我们视觉的,它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大家的欣赏水平和层次不一样,这样就势必产生分歧,演员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才好看,除了历史时代要求的服装样式不能改变,那么其他的都是导演和演员自己可以更改的。服装设计要根据剧本的提示、年代背景、行动的灵活度、导演的要求、演员的身材比例和舞台美术相应的制定出话剧所需要的一切设计方案,服装设计师根据要求对面料、款式、风格、颜色进行综合评估,在导演的建议下,能够为演员服务,加强演出的视觉效果。

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是人与自然形成的一种没有功利的、没有情感联系的状态。审美是情感与理智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所做出的统一标准,是人类对一切事物所做出的一个判断的过程。

服装在舞台美术中的节奏是从视觉的冲击上完成的,观众通过演员的服装来区别人物的性别、年龄、地位、身份、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内容,因为它属于美术的一个分支,所以,它是空间的艺术,这就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产生影响和制约。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日常服、行服等。最主要的就是这些服饰的颜色和服装上的纹样,皇帝多用黄色做主面料颜色,上有太阳、月亮、星星、山、龙等图案。皇后的凤袍与满族贵妇的服饰是基本相似的,圆领、大开襟、衣袖口和衣领都有花边,图案有牡丹和彩凤,色彩对比极为强烈,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这些贵族的服装,从审美上看很华丽,象征着富贵,这种大气的感觉实际上对观众而言已经产生了节奏的变化。在对我们的审美上有了刺激之后,自己内心节奏也会发出一些改变,观众在看戏时就是要在内心产生与戏剧本身的节奏相适应,产生节奏上的共鸣。与这些贵族的服装相反,平民和劳动人民的穿着就相差很多。清代男子一般日常的服饰是马褂、带领衣服、马甲、裤子等,因为这种装束灵活方便;女子一般穿窄袖袄、小衫、坎肩、裙子、裤子等。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平民的装束就不那么华丽,材料也很粗糙,从审美上看就不那么高档。

话剧《茶馆》里的服装很有特点,各个行业,各个身份,有教士、太监、军人、叫花子、青楼女子,服装真是眼花缭乱。通过对每一位上场的演员,观众都能从服装上体会到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导演对每一类角色在服装的塑造上都是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在看这部经典的话剧时能够感觉到,演员通过服装上的变化所呈现的内心世界。“人靠衣装,马靠鞍”,同样是一个人穿上两件不同款式和面料的服装。给人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化妆在话剧表演中主要是突出人物性格、年龄、国籍、身体状态,它与灯光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灯光直接照在演员的脸上有明暗的效果,化妆时就必须适当地加红、黄色在底色中,才能得到正常的肤色感觉[12]。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实在化妆这门艺术上有几个时期,最初的萌芽时期是人类在石器时代用石头、贝壳、兽骨等材料制作成项链作为装饰;到秦汉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许多人开始用中医的方法美容,这些美容的理论逐渐得到完善;到了宋代以后更加科学化,注重要养气血为目的来养颜,反对浓妆重抹,认为只注重面部的美化是错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化妆是舞台演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舞台化妆在剧场灯光的照耀下呈现的效果千变万化,光与颜色的搭配就成了这门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化妆的节奏在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舞台上灯光照明下来,演员的面部装束、发型、头饰都会形成对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肤色也有所不同[13]。化妆师通过对演员的化妆来突显角色的性格特征,可把它分为以下几种角色头部特征。

第一种比较乐观的性格特征:这类人都有良好的品格,在造型上,脸是圆圆的,鼻子不是很大,鼻头稍微向上翘,嘴角上扬,目光平和,整个轮廓平整,圆圆的下巴,头发飘逸蓬松。

第二种英雄的形象:身材要魁梧,不卑不亢,脸部的五官要突出明显,鼻梁要高,浓浓的眉毛,下巴稍向外突出,天庭饱满,嘴角稍向下,头发干净利索而且平整。

第三种软弱性格的人物化妆:面黄肌瘦,鼻子细长,嘴角向下,眼神呆滞,眉毛向下,下巴向内收敛,头发凌乱。

第四种厚颜下流的人物角色特点:要把角色化妆成脸色阴暗,鼻子和鼻孔大,眼露凶光,眉毛少却很硬,笑的时候露出牙床,嘴角斜挂向下用力。

第五种阴险狡诈的人:这类人在化妆上要求把面部表情化成瘦瘦的,鼻梁很窄,眼睛陷在眼窝里,眉毛和眼睛距离近,眉骨很高,嘴巴要薄,笑容做作虚假,经常眯缝眼。

第六种凶恶残暴的角色:在化妆上要突出鹰钩鼻子,秃头或者头发和胡须坚硬外翘,三角眼,额头窄小,嘴唇薄向下撇,脸部三角区皱纹明显。

第七种愚昧呆傻的角色化妆:由于智力问题或是事故因素,导致目光呆板,脸部肉多,没有鼻梁,额头窄小,嘴唇厚但是小,双唇总是微微张开,牙齿大而稀疏,小三角眼,眉毛成八字形。

不同人物的化妆有着千变万化的区别。面部轮廓的对比,明暗的区别,势必造成演员心理的变化,有了足够丰富的外形处理,内心的节奏就找到了,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也合情合理,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特征,观众通过这些化妆在节奏上的变化,轻而易举地来区分人物。演出形式是打开观众心灵的门扉[14],从而达到很高的演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