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延长字腹
2025年10月14日
(二)延长字腹
因为汉语中的字腹是由韵母或元音组成的,所以,在歌唱状态下,字头一旦发出就应该迅速而准确地吐出字腹。字腹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为紧密。
在声乐传统唱法的口型要求中,分为“齐、开、撮、合”四类,我们称之为“四呼”。四呼分别是开口呼:a、o、e,用力在喉;齐齿呼:i或以i开头的韵母,用力在齿;撮口呼: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用力在唇;合口呼:u或以u开头的韵母,用力在满口。开口呼要求腔体开大;齐齿呼要求口型呈扁平,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发出,着力点在牙齿;撮口呼发音时双唇微微向前,着力点在唇;合口呼要求上下唇收拢呈圆形,撅唇。歌唱中声音是否饱满、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和流畅。另外,“四呼”在延长字腹中,切忌嘴型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字吐出来后,特别是当声音要拖长时,口型和字的位置一定要保持住,使声音明亮结实。当然,每个字的着力点和部位是由差异的,但每个字都不能离开呼吸的支点。也就是说,歌唱的咬字吐字虽然应该清楚结实,但不能死板没有流动性。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也有论述,认为“五音”和“四呼”要清,但字要练成一线,每个字都似“珠走圆盘”般圆润悦耳。可见,掌握“四呼”是使歌唱过程中随着韵母音素的变化,掌握口腔开、齐、合、撮各种形态与着力部位的手段,也方便于音素在过渡时改变唇形与口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