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语
2025年10月14日
三、结语
新时期的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新延发出来的舆情形式,因为网络的发展使高校网络舆情有了新的特点,高校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及QQ等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将校园信息自己主观意识的加工,“情绪化”理性或非理性的网络发声现象导致校园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日益增强。而因为高校相关部门认知程度的薄弱,使得应对机制相对薄弱,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偏颇化发展不利于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我们不仅要让高校辅导员的辅导员网络话语权与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还要在校园里建立多元合作机制、系统舆情控制机制,使得舆情控制在学习管理者手中,并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校园发声者的公信度,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而让高校的网络舆情得到更好的控制与引导。
参考资料
[1]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林嫦娥.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策略创新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报,2016(12):189
[3]谢金林.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J].理论探索,2010(2)
[4]杜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引导作用及管理手段[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5]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2
作者简介
刘京晶(1992—),四川成都人,新闻学学士,研究方向:舆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