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带动了教学改革
开展实践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经验且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专业老师。但目前许多老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传授知识时更多的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客观、直白地陈述,而缺乏将理论联系于实际的建树,致使学生无法从所谓的实践教学中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很多学校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教师走出校门,因此戏剧影视文学系吸收了一批有丰富创作的教师来推动教学改革,教学的改革的动力除了来自社会日新月异变革的外在要求,最重要的驱动力依然是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教师只有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前提下,才有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为例,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师普遍拥有高学历:但是其中有70%来自于海外留学,剩下30%均毕业于中戏和上戏。这样一种师资配比让我系在这学期能够合理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我系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比如:理论课程“中外文学”的实践教学。众所周知“中外文学”是一门几乎是纯理论的课程,在这学期,我们的老师在传统的单向性的理论课堂中加入了seminar部分。
Seminar教学法是在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通过课堂演讲,小组研究,学术讨论等方式,而与教师、同学建立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外文学史”课程实施的一学期里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反响,其主要效果有三点:互动性、这种双向互动式,而又并非是我问你答的教学交流,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断裂和教学惰性。民主性、围绕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术性、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学理潜能,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学术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