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语

三、结语

艺术类学生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对这一类的学生所具有的特征与个性应当加以充分的认识。

艺术类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不仅要遵循大学生入学教育之方式方法的共性,而且也必须符合该部分学生个性的心理特征,满足其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艺术类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应当在一般专业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针对艺术类的学生内容。把握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再通过“显性”的大学生入学教育以及“隐性”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包括班主任组织下的班集体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艺术类专业素质教育等)相互配合,形成多方面的合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功的入学教育,必须要抓住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对学科和专业学习还处于最为好奇与期待的时期,及时地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让他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热情地去积极面对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们认为,这种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形成合力的、系统的入学教育相比于单一的、一般的入学教育更具有成效性。

参考资料

[1]陆祺.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0-52

[2]刘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00-103

[3]赵梅枝.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个性发展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7(33):136-137

[4]宋建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6(7):122

[5]蒋毅.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些思考[J].文教资料,2007(25):91-92

[6]谢晓娟.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12-115

[7]曹春梅、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当代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发展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88-91

[8]姜素锦、郑云峰.浅谈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的探索[J].才智,2008(5):142

作者简介

谭麒麟(1991—),四川泸州人,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