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汽车工业品牌调查

(二)中国西部汽车工业品牌调查

西部汽车制造的品牌数不多,技术成熟度不高,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服务设施等远不及东部沿海汽车业发展,年均总体产量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西部地区的全面推进能加速发展,增多发展平台和契机。科学引进发达地区汽车制造业成熟体系的生产和销售等模式,拉动西部汽车工业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途径;从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的分段发展模式能促进自主品牌逐渐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国外引进品牌

西部地区在现有阶段所引进的国外汽车品牌从各省市的数据统计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品牌和输出国:

四川地区:德国大众(主要产品为捷达和速腾)、瑞典沃尔沃(S60)、日本丰田(斯柯达和普拉多)、法国标致(4008和5008)、韩国现代;

西安地区:瑞典沃尔沃(西沃880、990客车)、韩国双龙;

重庆地区:美国福特(翼虎)、瑞典沃尔沃、意大利斯威(X7)、日本铃木和马自达。

2.国内自主品牌

国内自主汽车制造品牌在西部地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安、成都、重庆三个城市,成为西部地区汽车输出的重要港口,主要为

四川地区:智尚S30、华晨华瑞、吉利全球鹰GX7、北汽幻速、观致;

西安地区:福莱尔、比亚迪(F3、F6)、陕汽牌系列;

重庆地区:长安汽车、五十铃、力帆、北汽、比速。

从以上汽车品牌分析,总结如下: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同有着100多年汽车历史的发达国家相比,核心技术的差距较明显;第二,汽车品质及汽车售价情况主要还是以国外合资车为中高档主导,国内自主品牌起步晚、发展慢,处于弱势;第三,由于西部地域的历史原因,该区域汽车自主品牌稀少,大多是东部地区引入而来,推动着西部汽车发展;第四,国外合资品牌汽车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自主品牌汽车综合性发展的优势不明显,特别是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综上所述,在汽车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研发、智能技术突破、环保节能效应等诸多方面需要国家政策和地方支持,共同推进“人才构架”体系,涌现一批有坚强信念,愿艰苦奋进的汽车工业团队,努力实现技术“零差距”的格局,逐步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变为汽车自主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