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辅导员的选拔工作
辅导员的招聘工作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通常在招聘辅导员的过程中更注重外部特征的考察。由于这类特征的外显性,很容易被衡量从而导致那些内隐形的特征被忽略,但恰恰是这些较稳定的不易被发觉的特点与动机对于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辅导员选拔工作由学校统一进行,然后,再由学生工作处进行划拨。目前是尽量地照顾了专业特殊性,要想更有效地保证这点,笔者认为可以设立专门的综合考核,并建立严格的辅导员准入制度。
1.综合考核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艺术类院校辅导员的招聘最好与普通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分开。招聘形式可以形式多样,如面试、没有领导参与的讨论等,从而有效提高招聘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无领导参与的小组讨论是由应聘者组成的临时讨论小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由于没有领导的参与,应聘者会相对放松,也会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说服力、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力的综合情况,便于进行综合评价,看其是否能胜任该岗位。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应聘者会展现出自信心、灵活性等个性特质,更全面直观地展现出其是否具有辅导员胜任力特征。
2.建立严格的辅导员准入制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具体要求与文件精神,艺术类院校需要紧密联系实际,依据校内统一的教师岗位的规定比例,对这一岗位的各项指标进行合理设置,确保每一年级的专职辅导员都能达到一定数量。就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来讲,学院建校至今都保持着严格的管理制度。辅导员坚持每天五次点名:分别是早上6:50晨练时,8:30上课,下午14:30上课,18:50晚点名以及晚上21:00的查寝工作。不仅如此,学校辅导员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专业学习的督促。在校园里,很难听到学生叫老师为“老师”,更多的是以“哥”“姐”“妈”这种亲切的字眼来称呼辅导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学校对辅导员团队的优质管理。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住在学生寝室,24小时开机为学生服务。这种家庭式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能够信任辅导员,愿意与辅导员沟通和接触。与其他高校辅导员不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每一个辅导员基本配置三个班级140人左右,辅导员不仅能够认识每一位学生,更能够准确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等。这不仅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细致,也让学生有认同感。在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更能够找到归属感,从而使学生在心态上就要比其他人好,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学习,也让学生在生活上更加轻松和愉快。
除此之外,在艺术专业毕业生中进行选拔时,一定要考核好其组织管理能力,并严格考核其政治素质及世界观、价值观;在思政专业及其他专业毕业生中进行选拔时,除却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还要多多考核其艺术修养、学习创新能力以及亲和力等。总之,在选拔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