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分组推进。在专业教学上,我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有些来自中专舞校,但大多数还是来自普通高中,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化的训练,差异较大,所以,在分班上我们采取了新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身高条件来进行分班、分组教学。这样的优势在于:每个班学生身体条件统一,整齐。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去除自卑的心理。专业程度优秀和较差的在一个班级,起到互相帮助和互相进步的效果。每个班的尖子生能起到带头作用,从而提高班级的积极性,推动了教学,同时解决了舞蹈专业水平不平均,出现人才断层的难题,提高了效率、加深了积累。各小组通过演出、汇报等形式推动全系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专项专攻”的举措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到最大,“小组钻研”的方法使本系的创新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团体学习”的形式更能让创新创业经验一脉相承。
2.针对普通类高中生的培养方针。普高生大多是没有舞蹈基础的群体,而舞蹈培训也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去参加舞蹈培训无异于是去“吃快餐”。所以,教学内容我们采用因材施教,针对普高生的舞蹈基础来制定授课内容,全方位地开展对普高生的舞蹈培养,提高普高生的舞蹈素质,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基本功、技术技巧等能力。在建系5年以来,我系培养出不少普高生,通过因材施教的方针,使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收获专业舞蹈演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基本功,使他们在毕业时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向社会。2015级专科班毕业汇报暨双选会,邀请了近40家单位前来选拔人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双选会当即就有不少单位签约,仅深圳东部演艺公司就签走11名学生,有些培训单位怕找不到学生,提前来学校选人订约。现在我系就业概率很高,学生们的工作也分布在各个城市,例如: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四川其他地区等的文艺团体以及成都、重庆各大培训学校就业。
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把学到的专业运用到自编、自创、自演中去,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2016—2017学年下期,我系开展了“新作品舞蹈展演”活动,此项活动不但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创作的热情,大家都积极投入其中,把平日所学专业知识融合,并将作品搬上舞台进行展示。我系有不少学生边学习边工作,目前,已有十几名在校学生运用业余时间在各种培训学校就业。
4.积极参加舞蹈实践活动,我系这学期参加校内校外演出活动有20余场,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自编、自创、自演,提高学生舞蹈实践能力。
5.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我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工作。因在2016年“国际体育舞蹈节”开幕式表演等各项任务中的出色表现,我系再次受主办方委托,肩负起2017“国际体育舞蹈大赛”开幕式及迎宾晚会的多项工作重任。学生们不负众望,在世界最强舞者以及全球50多个国家的观众面前展现了风采。我系学生还为西博会成都航空展进行了舞蹈演出。2016年12月中旬受省委宣传部的邀请,我校60名学生赴西昌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排练演出,另外,2015级学生张宇娇和路西惠参加了由文化部组织的春节海外慰问活动,赴澳洲、新西兰等国进行演出。由我系青年教师马永权、李哲编创节目《那年时光正好》入围2017年四川省舞蹈新作品大赛,并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我系青年教师卓涛编创节目《祈新米》参加“第八届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