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道具的由来
2025年10月14日
(二)蒙古族道具的由来
蒙古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是游牧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的舞蹈资源也大多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舞蹈道具也是。例如,有筷子、盅子、碗、马鞭、羊皮鼓(太平鼓)、灯舞、面具(鹿舞、查玛)、红绸(安代)。蒙古族舞蹈来源于生活,他们是生活在马背上和草原上的民族,他们喜欢骑马、打猎,所以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马鞭,舞蹈也离不开马鞭。筷子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道具,是婚庆、喜庆节日欢宴时跳的舞蹈,盅子和碗也是在欢庆时候表演的。他们喜欢用碗、盅子、筷子跳舞是因为在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吃得很高兴,随意拿起桌上的碗、筷子、盅子等来表现自己的高兴喜悦之情。灯舞是蒙古族舞蹈中较少见的舞蹈,主要用于节庆欢宴,流传于鄂尔多斯,由于需要技术与温婉动作的结合,灯舞是非常富有独特的魅力。蒙古族是个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民族,在人们精神生活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他们的舞蹈中也有着很强的宗教色彩。例如:查玛舞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绝大多数都在寺庙或宗教节日时表演,他们戴着面具,主要用于打鬼和跳神的作用。羊皮鼓也叫太平鼓,多有妇女表演,主要用于祭祀使用的舞蹈。也融入劳动的动作。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安代源于萨满跳神,在过去主要用于跳神治病、求雨等。现在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已成为自娱性舞蹈。蒙古族有很深的宗教文化背景,对他的生活、舞蹈和舞蹈道具以及各方面都有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