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系与成都市锦江区联合建立文学实践基地

(一)戏剧影视文学系与成都市锦江区联合建立文学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企业进驻高校的教学模式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校内的理论教学和校外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仍以“中外文学史”课程为例,校内的教学重在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校外的文学实践基地重在文学的创作,把文学创作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从一个学生到创作者的转变,实现质的飞跃。在校外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吸收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自己的创作。因此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与成都市锦江区图书馆联合建立了文学实践基地,旨在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戏文系建立校外文学实践基地,由锦江区图书馆提供实践平台,借助图书馆文化中心的文化资源,给予戏文系同学们一个面向社会展示自己在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吸收社会及行业内讯息的实践空间,主要内容有文学创作、演出、艺术沙龙、文学展览、学术交流等,主要形式包括分享会、讲座、交流会等。

文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把课堂的理论教学和课下的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戏文系学子走出课堂,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把所学知识输出的过程,是一个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同学们学会如何更全面、有效地表达自己,同时在与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学者及业内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社会及市场对艺术作品的需求,获取一些来自课堂之外的行业讯息,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

戏文系在与锦江区图书馆达成合作共识,初步计划,由川影戏文系和锦江区图书馆共同宣传,图书馆提供场地和设备,利用课余时间,戏文系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校外公益性质的文学实践活动,待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群,即发展会员制,形成自主的文化品牌,继而寻求与更多的艺术机构合作的机会,扩大学校及戏文系的影响力。

建立校外文学实践基地的目标,是为了辅助课堂理论的教学,给同学们一个可以实践学习与创作的平台,通过实践基地的活动锻炼,培养一批尖子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同时可以借助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出版、推销戏文系学生的优秀原创作品,提高学校及戏文系在社会上与行业内的知名度。

戏文系除建立文学实践基地之外,还建设了新媒体实践课程,在新媒体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方面,我系注重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学生能力为本、教师就业导向为源、社会实践双向互动为辅。长期以来,我系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艺术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己任。本学期,加上我系极其重视新媒体的教学,于是将新媒体与创新人才培养巧妙结合,在全面引进和打造新媒体系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新媒体创新人才。

戏文系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在这次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我系大三所有学生均参加其中,教师们从小组讨论中发现创新创意较好团队,进行商业计划书撰写的指导。从无到有,从始至终的参与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视角来看待新媒体和媒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