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传统的文学实践教学,依然是老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去创作,仍没有摆脱“闭门造车”的模式。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制定学分来规范学生的文学写作实践,打造强有力的文学写作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创设文学写作实践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文学写作课程教学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1]
而文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面向社会和市场进行创作,我们以第一次“作家与城市”的主题活动为例来研究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以往课堂讲解“作家与城市”这一主题时,通常都是通过理论的讲解来阐明作家的写作与城市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建立的校外文学实践基地,通过“读书分享会”这一形式,可以使学生与参会人员完成学术交流,这是将自己所学输出的一种方式。
校外文学实践基地的建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当今教育的任务,同时兼顾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的提升,让他们明白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他们心态的调整,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诸多裨益。
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以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为主,如举办读书分享会旨在让同学们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教育改革,在培养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涌入式课堂授课模式,老师让学生亲自参与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感悟一些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团队意识等,学生本身素质关系到将来发展的空间,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一定要得到正确的引导,走出校门之后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校外实践基地的搭建,学校的时间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对其学过的理论知识也会有更深的感悟,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就业目标也会更加明确。针对不同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