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确的创作素质

(一)建立正确的创作素质

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初级阶段一定要避免“演”的感觉,通过真实的练习过渡到学会重复一个“真实”,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对生命原动力的激活,从心智到肌体实现全方位的解放。注意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为表演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展示,从而反映出他内心活动。”因此,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在学生的心目中坚定地树立:用目的性非常强烈的行动“说话”。在表演学里,当我们解释一个角色的心情时没有形容词,只有动词。你的行为是否准确,用“生活”这把尺子去衡量。在现实生活中,首先,“这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做?”这是判断自己表演是否真实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其次,便是生活中是有可能发生的。这一点又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一个演员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以假当真的信念来实现它。一个演员不可能全是扮演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他不可能仅仅依靠情绪记忆来支撑自己的创作,他必须把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和文字描述的世界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展示出一个具体的生活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故而,演员必须建立正确的演员自我感觉。

误区:创作技巧是暂时的,不是目的。艺术教育都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最终的教育已经不再是教授技巧,而是提升整体艺术素质。在当下的表演课堂上,到处都能看到新的教学方式,或者运用了大量的戏剧游戏。课堂气氛和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好,都很认真,积极地参与。但是,由于忽略了训练的真正目的而变成了体育课,学生们身体都很累,还有的玩得过火造成了肢体伤害。当然,我不否认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激情游戏是一种方法,但这并不是演员基本创作素质训练中的唯一要求。外部的技术技巧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演员(创造者)内部的技巧:“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演员绝不是导演的工具。为此,要注重培养演员的主体创作意识与个体生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