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形特点
2025年10月14日
(四)队形特点
队形,指一队人的排列方式。在舞台之上群舞队形变化我们称为舞台调度,在民间舞蹈中则称作队形。按照一般审美习惯,曲线运动感比较强,行进中是有角的、弧形的,其效果运用主要是加大动作角度的变化,扩大动作的幅度,会产生红火、热闹、明快、流畅的效果;横线则是由两侧向中间移动可以产生对称感,快速移动、跳跃则使动作很有气势。
圆圈:柔和而流畅,给人以连绵不断的感觉,有团结、流畅自如的意蕴。在民间舞中运用普遍,表现力很强。圆线的变化可随意扩大和缩小;可以由曲线盘旋前进,也可以交叉集中;可以单圆、多圆或多圆相套,也可螺旋向外、向内转;可高,也可低;可背心而动,也可向心而动;可顺时针而动,也可逆时针而动;圆的动作可大可小,可难可易。过去的凉山彝族村落多建在半山坡处,村落的规模也比较小,因场地限制和人口数量较少的原因,一般会选择稍平坦的空地作为村子中的聚会歌舞的主要场所。因此,集体舞蹈多围圆形式,如《都火》《谷追》等舞蹈便是众舞者按逆时针方向围成圆走步而舞。
横排:横线队形最平稳,一般能体现动作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一般长于抒发或表现明朗、开放、开阔、向前的情绪或抒情、优美、轻盈、流畅、活泼、舒展的动作。彝族舞蹈中常见的有单横排和双横排的队形。如在凉山彝族传统“对脚舞”中,男女组成两个纵队,面对面对脚互相跳舞;凉山喜德县一带的丧事舞蹈也是一种男子分为两个纵队跳舞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