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的解决途径—激进的冲锋
拨开制造影像的游戏,背后是我们怎样省视自己的态度。影像之存在有它的道理和意义,艺术家的使命是探究其深处隐含的意义,而非简单地利用影像的功能之后,再将其抛弃。真正的艺术家不该沉溺在对说法的浅薄虚荣之中。摄影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混杂的观看形式,并且在有才能的创造者手里他是一种无差错的创作媒介。当代摄影艺术的品位基本上走形式主义录像,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题材上的自然和选题的纯粹在摄影中比任何其他具象门类艺术更加稳定,但创作者的思想维度和创作权限都是题材至高地位复杂化的一种限制性因素,种种可能都会削弱这种地位。
影像永远并非影像本身,而是要引领观众进入意义世界。技术手段或者表达方式都是为之服务的。科技固然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但那是停留在炫技程度上。装置之所以是装置,影像之所以是影像,必须有文字无法企及的效果。做成装置,美观上没有影像的特色,意味上又依赖于文字,那么这个装置又何必存在呢?
影像艺术并非只是根据实地的拍摄现实,那必须是经过严密推敲。掂量的现实:看它是否能够忠于现实。影像艺术的威力在于它保持随时细微观察立即被时间的正常流动取代的瞬间。这种时间的凝冻—每张照片的傲慢尖锐的静止状态—已制造了崭新的、更有包容性的美的正典作品。影像艺术品的震撼来自力量的直接性,直切生存深处,使意义绽现。而迂回的创作方式只是一种手段,有天赋的艺术家才能把形式玩成内容,那些没有思想力度,又缺乏创造力的艺术家只能让形式永远停留在形式。对生活体悟的能力,用艺术把对生活的体悟再创造的能力以及把这种创造提高到一定高度的能力都是很多艺术家所缺乏的。
值得进一步反思的是当下的艺术制度,艺术家有了名望之后应该如何不离开生存?如何保持作品的质量和艺术的纯粹?在当下许多艺术节和展览一哄而上的时候,观众看见的只是热闹,却极少能看到可以照见心魂的艺术品。相机有能力将美的事物或丑的很美的事物展现,恰恰是因为相机是一种相对软弱的传达真相的工具。而评论机制的力量却大大削弱摄影艺术骨子里的对真实性和审美性的看法,造成混乱的对照片直接错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