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机构建设有待完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2025年10月14日
(三)职业指导机构建设有待完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艺术类院校大都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这些机构还未能完全承担起职业指导的职能,往往由于人力不足,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在队伍建设上,这支队伍按学校的岗位聘任制度进行管理,聘任期2—3年,加之存在的职称待遇等问题,使得一些骨干人员处于流动状态。所以,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有的甚至连职业指导工作部门都没有单独设置,缺乏专职指导人员,一般都是附属在学生管理部门或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它们虽然为在校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搜集和反馈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非常缺乏职业指导课程的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缺乏教学经验,致使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从目前艺术类院校职业指导的起始阶段来看,对职业指导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专业程度不够,其中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是个突出问题。职业指导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统计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也要是劳动就业服务领域的行家能手,否则,职业指导就缺乏基本的条件,职业指导的体系就不完整。由于这种局限性,使得指导的专业性和行动决策能力就远远不够,其受到的支持力度也大打折扣。学校应当认识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重要的,但学生就业才是最终的落脚点,没有一个强大的“营销手段”,酒再香也传不出这条巷子。